第1部分 (第1/4頁)
撲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說鼠
鼠在十二生肖中居於首位,為何?因為它太過黠慧。
相傳遠古時候,軒轅黃帝要挑選12種動物輪流值班,掌管時間。黃帝決定透過賽跑排定順序。比賽開始,牛跑在最前面,可是老鼠卻蹦到了它的背上。快到終點時,老鼠又是一躍,搶先奪得第一,值了頭班。
幾千年過去後,老鼠又故技重演。2007年六七月間,豬年尚在徜徉,鼠年正在醞釀,棲息在我國洞庭湖區400多萬畝湖洲中的20億隻東方田鼠便迫不及待地跑將出來,大肆鬧騰,使得世界為之震驚。地球那邊的《華盛頓郵報》赫然寫道:“清晨,湖南省洞庭湖畔某村農民陶祥先被一個奇怪的聲音吵醒。他從門口向外望去,看見他一整片稻田裡的水稻一夜之間已被啃光。罪魁禍首是一種季節性的有害動物:東方田鼠,在這裡也叫老鼠。”
鼠比人老
老鼠之“老”,名副其實。鼠類至少在地球上生活了四五千萬年,而人類的歷史卻只有兩三百萬年。
科學史表明,最早的齧齒類動物叫“副鼠”,它們生活在5000多萬年前的北美大陸。副鼠極像大松鼠,腳上有爪子,會爬樹,還有一條能使身體保持平衡的長長的尾巴。它的門齒像個大鑿子,後面則有四五個大牙。副鼠在繁衍過程中,發展出好幾類近親,如個體較大的河狸、豪豬、旱獺,以及較小的被人類稱為“老鼠”的傢伙。
在動物分類學上,鼠屬哺乳動物綱齧齒目動物,這是哺乳動物中種類最多的一目。《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就此寫道:“哺乳動物1/4以上的科,35%的屬和50%的種屬於齧齒類;而個體數可能更多。是少數與人類保持密切聯絡而繁盛的動物類群之一。家鼠、黑大鼠、挪威大鼠已適應人類的生活環境及文明,並能借車、船遷移到遠方。現存齧齒類體形多小,某些小鼠是最小的哺乳動物之一,可小到長75毫米(包括尾長),重20克。最大的是南美水豚,體長米以上,體重50千克。”
齧齒目的主要特徵是沒有犬齒,而門齒極其發達,終生不斷生長。老鼠須經常靠齧物(如咬木料、電線、混凝土等)來磨短門牙,否則門牙會撐開鼠嘴,使鼠不能咬物而被活活餓死。這一特性給人類帶來了無窮的災難。
俗話所說的“家鼠”,有賴人類之“家”生存。它們起先藏在洞穴裡,後來又同人類一起移居到房屋之中。小家鼠又稱鼷鼠,體長約80毫米,毛色有黑、白、灰、褐幾種。它們一般棲息於建築物中,有的也在山林、田野中生活。醫學實驗用的小白鼠就是它們的變種。大家鼠又稱黃胸鼠,體長達140~180毫米,若從人前跑過,可令人不寒而慄,因而對人類的生產、生活構成較大威脅。
在我國,家鼠除老鼠、耗子的別稱外,還有子神、社君、夜磨子、家鹿、耗蟲等稱謂。
據考證,早從遠古時代起,人類就把鼠作為食物。在北京人遺址裡,考古學家發現了成堆的老鼠骨骼,它們大部分已被拆散,還有燒過的痕跡。更奇的是,一萬多年前,南美洲安第斯山的古人曾經飼養老鼠。美國科學家曾在那裡發掘出養鼠工具和大量老鼠碎骨化石。據認為,那裡的人們只是在學會飼養牛、羊、豬等動物以後,才放棄飼養老鼠。然而,直到今天,那裡的居民仍然喜吃鼠肉。
人鼠之戰
大約一萬年前,人類開始種植穀物和蔬菜,老鼠也堂而皇之地開始與人分享收穫。一場曠日持久的人鼠之戰從此展開。一隻老鼠一天吃糧25克,一年要吃掉九公斤糧食。老鼠還是破壞森林的蟊賊,啃吃牧草、幼畜的小偷,咬壞電線、打洞決堤的元兇。
1347年,一艘滿載香料的商船開到義大利熱那亞港,幾隻老鼠迅速從船體爬上海岸。不久,熱那亞許多居民出現發燒、頭痛、淋巴結腫脹甚至潰爛的症狀。不到三年,這種鼠疫蔓延全歐,使得2500萬人命喪黃泉。於是,人鼠之戰有了全新的內容。現代醫學認定,老鼠能傳播50多種疾病,如鼠疫、斑疹傷寒、流行性出血熱、沙門氏菌病等等。自古以來,死於老鼠傳染病的人數超過了直接死於戰爭的人數。
人們曾經餵養貓、狗、蛇來捕殺老鼠,還發明瞭鼠夾、鼠籠、陷阱、繩套、壓板等種種工具,甚至採用了煙燻、水淹等辦法來對付老鼠,但是,老鼠仍然十分猖獗。隨著化學藥劑的發明,人們又生產出種種鼠藥,使得滅鼠更為容易。然而,在老鼠被毒死的同時,它的天敵也慘遭殺害。
老鼠難被趕盡殺絕,首先是由於它們有極強的繁殖能力。家鼠一年能生七八窩,一窩產
《生肖紀念幣》 第1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