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3章:南天之亂 (第1/2頁)

曦若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姜雪不知道的是,在她為了楚國的動向苦惱的時候,楚國內部,此時同樣也爆發著激烈的爭端。

時間回溯。

在唐靖等人偷襲失敗之後,景舍原本是打算按照步步蠶食的方案,將聯軍徹底逼近死角。

然後,利用楚軍擁有的地利優勢,逐步的瓦解聯軍的戰鬥意志。

事情最初進展頗為順利。

雖然中途姜雪已經看穿他的計劃,並進行過一番掙扎,但無奈形勢比人強。

在他的消極避戰之下,聯軍求戰不得,求退不能,進退失據,逐漸的處於劣勢之中。

按照他的估計,就算以齊國的富饒,要想長期供應30萬大軍的日常消耗,最多也就支援半年。

半年以後,齊國將因為物資消耗殆盡,而被迫不得不選擇這求和。

到那個時候,楚國就可以以戰勝者的身份,在談判過程當中佔據優勢。

可惜,他沒想到的是,就在他已經十拿九穩的時候,後方卻產生了意想不到的變故。

最終讓整件事變得吊軌起來,以至於連走向也變得撲朔迷離。就算以他這樣的智者,也看不明白結果究竟會如何發展。

事情的起因,是一場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徵兵。

楚國的兵役制度,是夏秋兩役制。

這樣做一是為了充分保障物資的充沛,二則是錯開農忙時節,保證徵調過來的兵員的戰鬥積極性。

然而,這樣鬆散的制度,已經早已不適應如今的楚國。

自從晉國滅亡之後,楚國就進入了高速擴張期,不但在30年之內連續兼併50個諸侯國。

更甚自,從先王時代起,就六次發兵北上,為的就是稱霸中原。

然而,楚國雖然外表看起來地域遼闊,但實際上各種苦楚,除了楚國人自己,外人卻很難理解。

楚國的人口非常多,有多少呢?單憑一個國家,就相當於整個中原五個國家的總和。

但是,人一多就需要相對應的糧食,可尷尬的是,楚國根本沒有這麼多的土地可以耕作。

楚國的耕地大多數都分佈在長江中上游地帶,這裡土地平坦,而且水源豐富,更為難得的是穀物可以一年三熟。

每到秋冬時節,江裡還有無盡的魚獲可供採用。

可以說遼闊的楚國,完全是依賴於這條奔騰洶湧的長江,才可以以一個國家的形式矗立在人世。

若沒有長江,則沒有楚國。

以前單靠這些土地,其實已經足以供楚國人使用。

然而自從兼併了五十個諸侯果之後,地盤比以往擴張了四倍有餘,人口也同樣暴增了三倍有餘。

新徵服的領土有肥沃的,自然也有貧瘠的。

不管如何,這些新徵服的土地以及人口,已經被納入楚國的範圍之內。

既然已經是楚國的地盤,那斷無無視的道理。

以前依靠長江悠哉悠哉的管理著國家的王公貴族們,突然發現,土地忽然變得不夠用了。

這迫使他們不得不加快征伐,以期望能夠獲得更多的土地,用來養活嗷嗷待哺的子民。

結果又因為新徵服的土地開採程度不一,導致無法容納這麼多人,最終形成了一個死迴圈。

折騰到最後,當權者們終於認清了一個現實,那就是單獨依靠南方已經無法容納這麼多人。

因此,他們把目光望向了那已經被開發了數千年,土壤肥沃,人殷國富的北方。

可以這麼說,如果說前幾次的戰爭,還可以稱之為爭霸戰爭的話,那麼這一次,楚國完全是為了消耗掉國內多餘的人手,所不得不採用的極端方式。

成功,則獲得中原霸主的名號。同時,也可以藉此轉移國內矛盾。

失敗,同樣無所謂。正好可藉此機會,消耗掉多餘的人手。

可以說這一次,楚國完全是抱著無所謂的態度挑起的戰爭,只是這一點很少有人發現。

之所以如此,正是因為壽陵君景舍。

打從一開始景舍就不贊同以這種方式挑起戰爭,因為,這在他看來,這等同於是褻瀆戰爭。

這對於一個將軍而言,簡直不可容忍。

無奈的是,在國內他的支持者寥寥。在唯一的支持者,當今的楚王態度模稜兩可後,他就不得不選擇表明自己的立場。

親自擔任主帥,這是他多方爭取之後,所得到的唯一成果。

之所以要如此堅持,除

《亂舞春秋歌》 第13章:南天之亂(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