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5部分 (第1/4頁)

別克陸上公務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維翰聽說殺了自己的百姓,便大怒,喝叫把金國來的兩個使臣和九個侍衛一齊捆綁起來。一面修書信給努爾哈齊,要他償命。努爾哈齊心下雖然憤恨,但自己的使臣被明朝捉住了,也無法可想,只得把自己以前從葉赫部捉來的十個犯人,送到撫 順關去,一齊殺死,算是抵了明朝的人命;那綱古裡、方吉納兩人才得逃著性命回來。英明皇帝雖說一時忍辱含垢,但他報仇的念頭越是深一層了。

天命三年正月,有一天黎明,努爾哈齊起來準備坐朝。推窗一望,只見那邊掛著一個淡淡的明月,有一道黃氣橫遮著月光,有二尺多寬,四丈多長。英明皇帝見了,不禁哈哈大笑,說道:“這是明朝的氣數完了,我金國氣數旺盛的預兆呢 !”

那繼大妃也站在他身後,一同看著,聽英明皇帝說了這句話,便接著說道:“陛下這話可有什麼憑據?”英明皇帝說道:“你不看見嗎?那一輪明月,不是明朝嗎?這光淡淡的,不是衰亡的預兆嗎?你再看看那道黃光,不是我們金國嗎?那金子不是黃色的嗎?這黃光如此發旺,不是我國應該興盛的預兆嗎?

再者,這黃光罩住在明月上面,不是金國滅去明國的預兆嗎?“繼大妃聽了這番話,心下恍然大悟,爬在地下,連呼萬歲。

英明皇帝笑著把妃子扶著,一面催宮女快快幫著披掛,踱出殿去。那文武百官朝賀已畢,英明皇帝便慢慢地把天象說出來,又說道:“天意已定,諸卿忽疑;朕計已定,今歲必伐明矣!”當時殿下許多武將聽說皇帝要去伐明,快活得也個個磨拳擦掌。有三位固山額真出班奏請皇帝調遣。皇帝諭,諸卿且退,待朕與法師計議妥善,自有調遣諸卿之處。到了第二日,果然宮裡傳出旨意來:宣老法師幹祿打兒罕襄素進宮去商議軍國大事。這位法師,自從西藏步行到滿州地方,道行高深,說法玄妙,英明皇帝十分敬重他,特為他建造一座極大的刺嘛寺,遇有疑惑難決的事,都去請教老法師。當時英明皇帝和老法師談了許多時候,便越發有了主意。老法師擇定二月十四日這天,英明皇帝親自擺駕出城,調齊八旗人馬,在大教場聽點。英明皇帝周身戎裝,騎著一匹高大的黑馬,揀了二萬精兵,帶到祖 廟裡行禮。那班隨徵貝勒和文武大臣都行過禮,轉身出去,整頓隊伍。頓時旌旗蔽日,槍戟如林,浩浩蕩蕩殺奔撫順關來。

大軍過界凡山,忽然先鋒軍士捉住一個漢人,押解到大營裡來。英明皇帝親自審問,那軍土把漢人推進帳來,英明皇帝向他上下一打量,見那人蓄著一部短鬚,面貌十分清秀,望去便知道是一個讀書種子。英明皇帝是最愛讀書的人,當下便吩咐解綁,又賞他坐下,細細地盤問著。漢人說道:“下臣姓範,名文程,字憲鬥,原是宋朝文正公仲淹之後。自幼博覽群書,上解天文,下知地理,深明韜略。只因屢次上書明皇,明皇不用,落拓一生,飄落到此。又見黃光貫月,知道滿州出了真主。

因此,不避斧鋮,來見陛下。陛下倘有知人之明,下臣便當竭盡畢生之能上輔明主。“英明皇帝聽了這一番話,心中大樂,忙吩咐侍衛敬他酒肉;又對范文程說道:”朕與明朝有七大恨事,其餘小怒且不用說。先生既有意來此,總該明白朕的心事。

范文程聽了,請過紙筆,便在當筵寫成《七恨》,道:我之祖父,未曾損明邊一草寸土,明無端起釁邊陲,害我祖父,恨一也。明雖起釁,我尚修好,設碑勒誓:凡滿漢人等,毋越疆圍。敢有越者,見即誅之。見而故縱,殃及縱者。詎明覆渝誓言,逞兵越界,衛助葉赫,恨二也。明人於明河以南、江岸以北,每歲竊逾疆場,肆其攘奪。我遵誓行誅,明負前盟,責我擅殺,拘我廣寧使臣綱古裡、方吉納,脅取十人,殺之邊境,恨三也。明越境以兵助葉赫,伴我已聘之女改適蒙古,恨四也。柴河三岔,撫安三路,我累世分守疆士之眾,耕田藝谷,明不容刈獲,遣兵驅逐,恨五也。邊外葉赫獲罪於天,明乃偏信其言,特遣使臣遣書詬詈,肆行凌侮,恨六也。昔哈達助葉赫二次來侵,我自報之,天既授我哈達之人矣;明又黨之,脅 我還其國。已而哈達之人,數被葉赫侵略。夫列國之相征伐也,順天心者勝而存,逆天意者敗而亡。豈能使死於兵者更生,得其人者更還乎?天建大國之君,即為天下共主,何獨構怨於我國也?初扈倫諸國,合兵侵我,天厭扈倫起釁,惟我是眷。今明助天譴之葉赫,抗天意,倒置是非,妄為判斷,恨七也。欺凌實甚,情所難堪,因此七大恨之故,是以徵之。

范文程寫成,由阿敦巴克什額爾德尼譯成滿文,朗聲誦讀一遍。英明皇帝連連讚歎道:“範先生真是朕心腹之臣。

《歷史微鑑清朝後宮》 第15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