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0部分 (第1/4頁)

套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一下好像開啟了周信芳的話匣子。他接著說:“我有時還到跳舞廳去,

這倒並不是我對華爾茲、倫巴有什麼特殊的興趣,我是去琢磨舞步的。那些

舞步引發出我對舞臺上加官臺步的改進。”他停頓了一下,又說:“中原,

一個演員要學的東西太多了,而可學的地方也很多,就是要做一個有心人!”

周信芳這一席話引起了張中原的沉思,可不是嗎?岳父學藝、演戲就是

注重廣採博納。就說周信芳早年學《別窯》吧,當時上海有三派。一派是在

北京出名的龍派小生創始人龍德雲的兒子龍小云的小生戲;一派是老徽班路

子的潘月樵;還有一派是李春來宗黃月山的黃派戲。三派的《別窯》都不同。

龍派戴扎中盔,扎大靠,執銀槍、馬鞭;潘派是戴扎中,穿軟靠,佩寶劍,

拿銀槍、馬鞭;黃派是照《沙灘救主》中的薛仁貴打扮,戴大翼巾,穿白箭

衣,拿銀槍、馬鞭。周信芳沒有專學某一派,而是對三派作了比較,對各派

有取有舍。他學龍派,身上扎白靠,不用小嗓,用大嗓;學潘派的起霸,腰

裡佩寶劍;而“送別”學的是黃派。同時,周信芳還有與三派都不同的地方。

比如,他不拿銀槍,不戴扎中或扎巾盔與披中,而是戴的荷葉盔。可見他學

戲決不滿足於依樣畫葫蘆,而是善於動腦筋,有自己的主見。張中原想,這

些正是我們最需要學的東西。

過了幾天,張中原和周信芳一起,在馬路上看到一個乞丐坐在路邊,在

破棉衣上捉蝨子。因為天冷,他人蜷縮成一團。周信芳停下腳步,凝視了好

一會才走。張中原若有所悟,就問:“這裡又找到了什麼可以研究的東西?”

周信芳說:“演戲的要注意觀察各種社會現象,這就是最真實的資料。”

後來,周信芳在卡爾登劇場為名旦馮子和配演《鴻鸞禧》中的莫稽,就

把乞丐捉蝨子的動作用了進去,效果很好。

還有一次,周信芳送客人去寧波。在碼頭上,他看到黃浦江上的漁船在

撒網捕魚。那網很大,撒出去散成一片,很美。他忽然聯想到自己演出的《打

漁殺家》,其中有些動作還不夠真實。於是他回去作了修改和設計。

舞臺上道具的網是比較小的,但他撤的時候卻當作大網來撒,並讓桂英

從船艙到後艄去把舵。蕭恩年紀大了,顯得“氣力不濟”,拉不動。這時,

桂英再過來扶他。網撒下去以後,表示讓它順著水淌一會兒,待魚進網,直

到覺得網重起來,有魚了,這才去拉。當網離開水面,靠近船舷的時候,蕭

恩氣力不濟拉不動了,人往前一衝,桂英趕忙過來在後面一扶,幫著拉幾把。

由於船頭忽然增加了一個人的重量,船顛簸起來,於是蕭恩與桂英合著“鳳

點頭”鑼鼓的節奏,用身段表現小漁船隨著波浪一起一落的情景。這些動作

身段,既富於生活的真實感,又顯得很美。

第五章移風社的歷程

在杭戰炮火聲中成立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晚,日本駐紮在我國東北境內的侵略軍,突然炮

擊沈陽,同時在吉林、黑龍江發動進攻。十九日,日軍佔領了東北重鎮瀋陽;

不久又分兵佔領了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

“九·一八”事變雖然發生在東北,但這關係到民族生死存亡的大事,

對全國人民都是一次激烈的震盪。作為一個有進步思想的藝術家周信芳,當

然毫無例外地接受到了這種震盪波。

當時,周信芳正在上海演出《封神榜》。

那天演完戲,他在化妝間卸妝時,突然看到一張晚報,報上登載著“九·一

八”事件的訊息。他先是震驚,繼而是憤慨,竟然忘記了自己還在卸妝,遽

然拍案而起。他覺得,作為一個演員,應該用戲劇來表現人民的憤怒,鼓動

民眾起來與侵略者搏鬥。周信芳連夜與戲院老闆和戲班同人商議。他說:“我

們不能像姜太公那樣,再穩坐釣魚臺了(那幾天他扮演的正是姜太公)。我

們不能再演《封神榜》了,我們要演能喚起民心

《周信芳全本京劇》 第10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