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環境 (第1/3頁)
搖搖-欲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天色微微亮,一宿未眠的伙頭軍就已經做好了早餐,今天的伙食相比昨天要差了許多。
昨天那是屬於開拔飯,白麵饅頭,肉片湯,要是天天這樣吃,大明算是養不起這麼多軍隊。
今天的饅頭依舊是四個,不過卻是雜麵饅頭,然後一人一碗稀米粥,一直要到日落才能吃第二頓飯。
行軍期間,天亮而行,日落而宿。
最辛苦的就是伙頭軍了,他們被分成了兩撥,不是在趕路,就是在做法,所以可以隨船前行。
分配完了早上的伙食,他們就拆了鍋灶,將大鍋往船上一放,首先開撥。
而另一撥,已經走到了前面,等大軍傍晚趕到之時,就能吃上熱騰騰的飯。
進入了運河,京衛三大營的騎兵就排在了運河兩岸,左邊五軍營,右邊三千營,神機營分成了兩撥,一邊一隊。
除了三大營,另外還有羽林衛,錦衣衛等將士也都一同護衛。
朱瞻基一大早會見了自己的幼軍領隊張鳳山和羽林左衛的指揮僉事趙永亮。
羽林衛行軍手五軍都督府統一安排,自己不需要插手。
但是幼軍兩百人這次則在朱瞻基的要求下,把這次行軍當成了訓練。
他們每日不僅需要步行八十里,還需要自己做飯,隱蔽行蹤。在大軍抵達北平之前,他們就要在前面抵達。
雖然任務艱鉅,但是經過三年高強度訓練的他們,應該能達到朱瞻基的要求。
別計程車兵一天吃兩頓飯,他們吃三頓飯,還天天有肉,光是看體格,他們都比一般的大明士兵要更強。
何況,現代特種兵的訓練模式,讓他們掌握了比其他大明士兵更多的技能。
這個種子,朱瞻基希望能真正發芽。
船隊繼續前行,朱瞻基留在了朱棣的座船上。看著他接見各部將軍,策劃各種戰略,朱瞻基一直很少插話,只是內心一直將不同的時代的戰術和方案拿著對比。
在現代社會,他雖然沒有親自帶過兵,但是手底下有幾萬人的僱傭軍不對超過十萬人的保鏢隊伍,各種戰術報告看了許多。
現在兩邊一對比,去除時代的差異,就能得出方案的優劣對比。
朱棣的確是一個戰爭狂,遇到現在要打仗,他的精神就亢奮無比。
雖然每天幾乎從早忙到晚,但是他沒有意思疲憊的感覺。
每天下午駐紮以後,他都還要騎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的馬,進行恢復訓練。
朱瞻基每天也在訓練,不過他基本上訓練的是自己的射術。
刀槍棍棒這些武器,在他前世變成了一個武學宗師之後,他的經驗和技巧都已經足夠了。
唯獨射術是他從來沒有訓練過的,前世就是偶爾玩玩古代長距離武器,玩的也是弩而不是弓。
所以來到大明朝以後,他也從小就開始這方面的訓練。
不過,玩慣了槍,弩,現在再來玩弓,他總是提不起來多大的興致。射術只能說在水準以上,卻也算不上神射手。
即便是這樣,朱瞻基的射術已經很讓人驚訝的了。
明代初期的弓箭還是以蒙古弓為主,下弦後幾乎變成一個圓,上弦後才有點像反曲弓。另外單體弓,反曲弓的數量也不少,但是弓箭兵在軍隊裡一直不是主流。
因為從朱元璋時代起,明軍就非常重視火器的使用。
如今的安遠侯柳升,就是如今大明的火器專家兼炮兵司令,只是以前的朱瞻基為了避嫌,一直沒有機會了解如今的大明軍隊火器發展詳情。
他只知道現在已經有了散彈炮,還有了三眼銃,但是隻要想到現在的火藥還是黑火藥,就知道威力如何了。
朱瞻基經常也在後悔,早知道要穿越到大明來,就多看一些化學資料了。
以前他的電腦裡,各種武器的製造方案,彈藥配比都有,他卻只是大致看了看,現在都已經快要忘記完了。
而且,即使一些彈藥的名字熟悉,也知道如何製造,更艱難的是沒有原材料啊!而化學原材料才是最重要的東西。
這天傍晚,船隊停在了黃河岸邊。
這個時代的黃河入海口不在山東,而是在後世的江蘇境內。
從遠古開始,黃河就如同一根擺動的柳條,入海口從北到南,從南到北,來回擺動。最北抵達後世的天津清河入海,最南到江蘇的連雲港以南入海。
如今這個時代,黃河就是在江蘇入海。
大
《我的大明新帝國百科》 第三十六章 環境(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