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一章 奇怪的匿名信 (第1/2頁)

過留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986年5月。

孫啟軍帶著妻子梅芳走進旅館的時候,已經是夜幕降臨時分。氣溫驟然下降,中午還是32°的高溫,現在已經降到13°左右了。

孫啟軍原本還想帶著妻子到處去走走,但一進了旅館,他便打消了這個念頭,把書包裡的一堆資料全部翻出來,坐到桌邊又開始寫他還沒有完稿的論文。

妻子梅芳凍得臉色發青,但興奮未減,見窗外燈火闌珊,四處一派新奇的景象,便搭上孫啟軍的外套一個人出房間去了。

臨走時撂下一句話:我出去賣點夜宵慰勞慰勞您老人家。

孫啟軍正寫的專心,頭也不抬地應付了一句,沒想到這竟是與妻子的最後一面。

第一次來若羌縣是6年前。那是1980年的秋天,自彭加木在羅布泊不幸失蹤後又過了五個月。11月份,國家派遣69人組成的小分隊再一次進入羅布泊尋找失蹤的彭加木同志。在這69人組成的救援小分隊中有14名科技人員,15名解放軍戰士,7名通訊報務人員,20名司機,4名測工,9名後勤聯絡人員。

孫啟軍當年27歲,是名年輕的司機,也被編進了這個隊伍當中。他當時年輕氣盛,懷著滿腔的熱血踏進這片一望無際的大沙漠中,他發誓要救出國家的棟樑彭加木同志,因為從出發時就有一個隱隱約約的聲音在他腦海深處告訴他,彭加木沒死,他被困在沙漠的一個綠洲內等待著國家的救援。

可是,當他一踏進羅布泊時,他就知道他的想法是多麼的幼稚,空穴來風的自信在見到這片沙漠時就被連根拔起,再也沒有紮根的泥土。他意識到,在這片死亡的沙漠中不再可能有人還活著,他們來尋找的是彭加木同志的屍骨,而要尋找到這塊屍骨對於他們這69個人來說卻要比登天還難,況且他只是一個小司機。

不過,也就是在這為期31天的搜尋活動中,孫啟軍在這片沙漠中見到了他這一生中最罕見的景色,在瀕臨死亡後他度過了三天神仙般的快活日子。即使在逃離沙海時他殺了人,他應該是國家追擊的重犯,可是世界上除了他自己,誰也不知道他已經手染鮮血苟活了6年。

當年只是一介默默無名的小司機,現在他已經是國家重要的研究員,短短6年間,他的論文研究頻頻獲獎,像一顆巨星隕落,竟一夜成名,當然這其中有他妻子的不小功勞,可誰會想到一名司機竟會有如此的成就。

細細想來,6年就如一場夢,從那時的羅布泊開始,他的夢就擠進了這個世界,以至於他現在如此懷念那片大沙漠,他人生開始的地方。

他現在帶著他的妻子來了,再一次踏足這片地域,卻早已沒有勇氣深入那裡。

噔噔的敲門聲打亂了孫啟軍的思緒,他停了筆,揉了揉眼睛,喊了一句:誰呀?

門外的聲音顯得滄桑而沙啞:“孫先生,還沒睡呢?”

孫啟軍走到門邊,將門開了一條小縫兒,見一個紅臉留著絡腮鬍的胖男人站在門外,笑眯眯地看著自己。

孫啟軍皺了皺眉眉頭,囁嚅道:“你是?”

“啊,我是這小旅店的店主,叫李根,是漢族人,很有幸再一次見到你,孫啟軍先生。”李根說著恭敬地朝孫啟軍伸出手掌,掌心伸得繃直。

孫啟軍愣了一下,突然意識到自己的無禮,趴在門縫裡窺人,有點偷偷摸摸地意思。他趕忙將房門大敞開,朝對方伸出手,握了又握,尷尬地笑笑說:“你好。”

“呵呵,貿然打擾先生,真是不好意思。孫先生比以前見時榮光煥發,健壯了不少呢。”李根笑著說。

“以前?”孫啟軍不明所以的看著李根,見這人樣貌生疏,丁點印象也沒有。

“瞧先生真是貴人多忘事,您忘了6年前您在若羌縣迷了路,一身狼狽的來到我店裡,是我給您東西吃,提供您住處呢!後來才知您是國家隊的搜尋人員,是國家的棟樑,現在還後悔當初沒有好好招待您呢!”李根的語氣裡帶著點嘲諷。

孫啟軍一聽,頓時恍然大悟,他尷尬地拍著自己的腦門,笑道:“哦哦,是恩人啊!你瞧我這記性,連恩人您都忘了......”

“什麼恩人不恩人的,這都是舉手之勞,再說咱倆是同鄉,都是山東人,身處異地互相幫助也是應該的。那個,我今天來是有東西要交給您......”李根說著從口袋裡掏出一個牛皮紙的信封。

孫啟軍還在一個勁兒的傻笑,見李根拿出信封,不由得滿臉疑問。

“給我的?什麼東西?”他接過信封,見上面

《羅布泊有地下金礦嗎》 第一章 奇怪的匿名信(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