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79章 扁擔 (第1/2頁)

代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肥料選用的仍是鄉土人情的農家肥,然而此前施肥已充足,蘇曉擔心過多施肥反而適得其反,於是僅在區域性適當增補了一些。這原始品種的水稻在病蟲害方面表現優異,幾乎不見害蟲蹤影,葉片舒展良好,全然未出現後來稻田常見的卷葉病症,更不用提那些煩人的害蟲。若非如此,蘇曉還得費盡心思尋找防治之道,雖知古時華夏已有簡單藥物可治蟲害,但那時的人們哪會有空去鑽研此類事務?一旦真的發生蟲害,大概只能依靠天敵防治了

在丹田之中蘊藏的諸多靈草中,不乏能夠驅邪斬妖之物,只是尚未參悟出其運用之道,所幸一切安然無恙,反倒省去了不少瑣碎之事。

順利度過了這段至關重要的修煉節點,接下來的修行之路便顯得更為順暢。蒼天眷顧,這幾日天空清朗,偶有微雨潤澤大地,對靈稻的靈根滋養並未產生太大阻礙。十日後,蘇曉輕捻稻穗,察覺其中已有微微凝實之感,顯見灌嬰之法已然施展得相當成功。

如今只需靜待稻米內的靈漿日益醇厚,直至乳白之質徹底消融,那時便是靈稻完全成熟的時刻,但這還需耐心等待至少十日之久。

此刻已不必如灌嬰期那般精心呵護,畢竟這即將邁入成熟階段的靈稻,自當順應自然,自行汲取天地靈氣。田間水源充盈,始終保持溼潤的狀態,更有豐富的靈肥滋養,遠遠便可嗅到濃郁的靈香之氣。

自死神幽谷歸來的時光已逾月餘,部族內的仙鹽亦告匱乏。為此,蘇曉決心再度發起一次採鹽礦之旅,務求一次性開採足量以供未來所需。此次歸來,便需著手用仙鹽醃製肉類與魚類,加之族人們的日常食用,所需仙鹽的數量劇增,故此行隊伍規模須擴大至二十至三十人之眾,少了這般人數,恐怕帶回的仙鹽礦尚不足以滿足所需。

於是乎,此次籌備之期相較上次更為漫長,此刻已正式步入準備階段。公輸正全力以赴地編織出行所需的乾坤籃與紫霄筐,相較於往次僅以獸皮包裹攜帶,此次必須選用乾坤筐以便承載更多的仙鹽礦石,否則即便是人再多,所採回的仙鹽礦亦難以滿足族人的需求。

本次初定之策乃是採用紫霄筐挑運返回,若編制精良之乾坤筐,裝載四五十斤仙鹽礦石自不在話下。如此一來,一人雙筐挑負,總計可達八九十斤,再加上背囊內再裝些許,單人便可帶回煉化為仙鹽至少十斤以上,僅需兩三人的收穫便足以媲美上次十人共同努力的成果。

然而眼下乾坤筐的需求缺口甚大,儘管部族之內也有一些存貨,但數量有限且承重不足。因此,亟需公輸親自動手打造一批更為結實耐用的新筐。公輸肩負起編織乾坤筐的任務,時間緊迫無比,而製作挑運仙鹽礦石的神木扁擔則落到了蘇曉肩上。幸而神木扁擔製作簡易,只需一把破山刀,二人輪流使用,得以高效推進。

公輸空閒之餘,蘇曉便動手削制扁擔。他選取一根壯碩的靈竹,將其剖開,稍加修整便大功告成,製作過程極為簡便。蘇曉試了一下,感覺頗佳,即便挑上七八十斤重物也毫無壓力,且待其略微乾燥之後,可承載的重量還將進一步提升。目前這新制扁擔稍顯柔韌,承載較重物體時會略微彎曲,但並無大礙。

製作神木扁擔的速度明顯快於編織乾坤筐,公輸一日最多製成三四根,這還得益於北一在一旁協助,北一的主要工作是將竹片精準剖離,經過長期練習,他剝離出的竹片寬度近乎一致,長度適中,通常一根長竹只需兩刀即可完成剝離。

如今已成為公輸大師門下的親傳弟子,除去初期的考察階段,餘下的時光皆是在跟隨公輸大師研習木道仙術。公輸大師以往常言事務繁重,難以應對,如今總算有了得力助手,此人便是由俘虜轉為弟子的北一,他盡心竭力,無論何等艱辛的工作,皆默默承擔,無半句怨言。公輸大師對北一的評價日益增高,早已不再視其為俘虜,倒更像是即將繼承衣缽的閉門弟子。

若非北一北二提及,他們二人在黑暗部落實已婚配,現今怕是無法重返故土,即便二人內心對此亦無意念。而騰蛇部落自然也不會輕易放他們離去。幸而在這片原始修行界的家族觀念尚且淡薄,待他們日後返回時,家中孩童或許已然長大成人。值得一提的是,直至此刻,北一北二尚未生育子女。

在這個世界中,生存與繁衍是原始部落的首要任務,至於孩子的父親是誰,並非至關重要,關鍵在於能否延續血脈。這正如騰蛇部落與其他部落舉行的結緣盛會,那些擔任領袖和護法者需向他族付出大量精力,實則也是為了種族繁衍生息之道。

南部的石部落和東部的水部落據說也

《我在遠古學種田》 第79章 扁擔(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