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人在深圳紀實·本色西鄉 (第1/1頁)

yhmyzs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人在深圳紀實·本色西鄉 易中生 黃師傅是西鄉本地人,今年72歲了,比我大幾歲,但可以說是同時代的人,所以不管是經歷還是感受幾乎是相通的。他早年在縣二輕局下面的一個以手工為主的工廠工作,有三個小孩,不過他說第三個小孩是罰款了的。現在已經退休多年,退休金有6000多元,也沒有再去做什麼,閒著也是閒著,就在村裡幾乎義務地管理著一個公益祠堂,也就是開門關門,打掃衛生,有人來參觀,負責寒暄幾句和登記。在門口擺了幾把椅子,估摸著是給同樣事不多的人準備的,少不了用閒聊打發時間。 我昨天也可以舊地重遊吧,因早些年兒子在這一帶租房住了一段時間,可以說這一帶的情況也大致瞭解,並早就看到有標語說要整片舊城改造,想去看看改造得怎樣了,可以說標語很多,寫著拆字的地方也不少,但沒有一個地方有開工的跡象。正好這祠堂開著門,也就進去溜達了一圈,因早前進去過,大致都知道,於是就與黃師傅搭訕閒聊。 他說,儘管是本地人,早前在村裡並沒有房產和土地,因為參加了工作,單位有一套很小的房子分給他,他也就在這套房子裡結婚生子。但這房子並不是他所有,只是單位租給他的,一個月要出幾毛錢的房租。這在當時,全國幾乎一樣。改革開放後,開始幾年並沒有大的變化,後來大量的外地人湧進來,於是當時的大隊,就在自己管理的土地上成片地蓋廠房,隨之而來的是社員(後來稱作村民)就將自己的舊房子翻新成多層的樓房,而村裡也有意識地拿出部分土地規劃成新村,按戶數和人口成排建設新村,當然後來有人又把這新做的房子推掉,重新蓋成十多層的樓房,在當時及後來成了外地打工人員的居住地。著實收了不少房租,可到10年前後,不再容許私自拆舊建新,於是這房子就是倒了,也不容許在原基礎上蓋房。 黃師傅儘管也是村裡人,但因為參加了工作,吃商品糧,住的是單位的房子,祖上的房子也不多,可以說隊上的田地與他無關。他最小的小孩是80年出生的,單位的房子明顯不夠住,就只好在村裡買了別人家的一棟舊房子,在這基礎上翻蓋了一棟樓房,這樣才使得一家人比較寬敞地住下來。 他說,如果當時不是實在住不下,都不會起這樣的主意。可以這樣說,當時在行政事業企業單位的人,意識到房產土地重要的人不多。所以這部分人,儘管是本地人,很多人並沒有從房產土地中獲得多少收入,而獲得這樣收入的在當時及以後主要是農村戶口的人。 他說,真正獲得這樣收入的人就是當時湧進來有眼光的人,特別是潮汕人,他們來了不是為別人打工,而是自己做老闆,就是一個人也會去開一個小店起,賺了錢之後,就置業,還有就是在內地有一定實力的人家,過來就置業,買地蓋房或買商品房,當時這些是沒有限制的,有的人經過多次倒騰,於是就成了房產大戶,這幾十年,房產交給二房東打理,自己就到處喝茶去了。 而那些在改革開放前夕逃出去的人倒真沒有得到什麼。當時很多青壯年人,透過多種途徑逃到境外,因為當時逃到境外的人大多能正常得到身份證,後來就不行了,所以說改革開放後還有很多本地人前往境外的說法是不準確的。而這些逃到境外的,這邊就登出了戶口,他原有的房產是沒有問題的,但他不能得到新分的宅基地,也不能得到在這土地上蓋的廠房產生的紅利。所以說,這些逃到境外的比在家裡過得好點不多,因為他們很多並沒有一技之長,去的時候沒有任何錢財,有的命運好點的,租住到了官方的廉租房,有的就只好租住高租金的私人房。就是想回來,家人也不是很樂意接收。 這時有一位與我年紀相仿的加進閒聊,他說,他是97年來的,因沒有多少積蓄,只能是做小本生意,賺了一點錢後就買了一輛車,但有點錢想買房時,總是不夠首付,到現在還在租房住。現在也只好豁達地過日子,對我這樣每個月能拿幾千塊錢退休金還有點羨慕的神色。 早前聽說這本地人都個個流油,到這裡的都賺得盆滿缽滿,有錢後都往境外跑,聽這閒聊後,感覺並不都是這樣,還是因人而異。 2021.9.30喜歡實事閒說()實事閒說。

《石室祥雲網校登入》 人在深圳紀實·本色西鄉(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