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宜春生活散記·老人在哪裡? (第1/1頁)

yhmyzs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易中生 早前說,子女在外地打工,而父母在農村生活,孫輩則被送回老家,由這些老人帶養,透過一些時間的觀察,情況並不是這樣。 我原來生活在縣城,印象深刻的還是住同一棟樓的鄰居。我想了一下,24戶人家,大部分人家的子女不在本地上班,多透過讀書而離開縣城到更大的城市謀生,其中不乏在北上廣深。因多是獨生子女,很多家庭把老底都翻出來為子女墊付首付而在這些城市買下房子,就這樣安定下來。當這些父母退休了,幾乎都到子女所在的城市去做免費保姆。如果還有財力的,就在子女所在的城市買上三五十平米,這樣帶養孫輩和養老兩不誤。如果能力不濟就只能與子女住在一起或租二三十平米住下來。只要孫輩能獨立了,基本還是會回到原地方,或者換一個離子女近一點或交通方便的地方住下來。這些有經濟來源的老人相對來說,生活還自由一些,經濟上可以不依靠子女,只是出於愛護和同情子女孫輩而盡全力去幫忙打理,本來他們可以隨心所欲地生活。 還有一部分農村老人,子女也在外地工作,說實在的,多數沒有多少積蓄,對子女在城市買房支援不了多少,孫輩出生後,也一樣要到他們身邊帶養。因沒有多少經濟來源,有的只能一個在城市吃住在子女家,一個在農村種著那一畝三分地。或者同時到城市去為人看門,打掃衛生,甚至收撿破爛,獲取一點不足道的收入,作為一點積蓄或為孫輩作買零食的費用。有的子女收入還可以,則會固定給父母生活費用,父母們過緊日子習慣了,每月在開支完後還有三五百元節餘,偷偷地存起來以備後用。這些老人都知道,在這城裡待不長久,有的子女在城裡買下了房子但多不寬敞,幾乎沒有多放一張床的位置,有的甚至還是租房居住,這房租漲勢有目共睹,只要孫輩不用帶養了,也就是回老家的日子。 另一部分老人則住在縣城或更大一級的城市,這並不一定是老人有多大能耐能在城市買房,是因為這些在大城市謀生的子女出於多種原因在這些中小城市買下一套或幾套住房。有的因為手裡有幾個錢,在大城市買不起房,放在這裡又貶值,不如在中小城市買下一兩套房,既可以當作投資,又可以看作預備的退路,還可以用它來孝敬父母,而實際上為孫輩能在這樣的城市生活讀書提供一個條件。 從這樣來看,不能說老人們都還待在農村,如果按比例來說,可能各是三分之一。三分之一在農村,孫輩在身邊的還不一定有多少,你看,現在農村的小孩大多乘校車到城裡上幼兒園,只要能想到一點辦法的,都住到城裡了。或租房,或買房。所以很可能只佔三分之一弱。而大城市長期或暫時與子女在一起的也最多三分之一,長期的是要有獨立的房產,當然原住民就不說了,而這些近幾十年去的新市民動手早的,可能一舉操辦成了房產,否則只好三代人擠在幾十平方里,要你轉身都困難。一旦孫輩大了,任務完成,就會遠離這個城市,所以這裡老人佔的比例也不會大於三分之一。儘管公園裡,超市中看到的都是老人,只是因為他們沒有哪裡去,除下帶養小孩,大多沒有其他事情可做,更不要說找朋友閒扯聊天聚會了。 而真正老人多的就是這些中小城市。有的老人一輩子都在這裡工作生活,有的早前在鄉鎮,只要有幾個錢,早就起主意在這樣的城市買下了房產,農村城裡兩住不誤。有的子女名曰為父母在城裡買房居住,很多理由前面說了,但不管怎麼說,住在城裡就是事實。所以這些中小城市是老人們的聚住地,最典型的就是這城市公交車上,看到的就是這樣的老人,這公交車幾乎就是為這些老人而開,老人們也享受著這難得的福利。 2019.9.28喜歡實事閒說()實事閒說。

《石獅向海而生》 宜春生活散記·老人在哪裡?(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