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2頁 (第1/2頁)

三水小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最本真的味道,最傳統的做法,最樸實的灶臺。成了他新的追求。可惜,沈何夕沒有見過這位高人,因為他在沈何夕功成名就之前就死在了一場車禍裡。可是他對沈何夕的影響卻是深遠的,沈何夕記得他說過:“美味不應該是吃客們用來炫耀的奢侈品,因為在製作的眼中,它們代表了追求。”“世上唯美食與鄉愁值得被原諒十萬次。”“我生來不是為了做飯,是為了挑戰自然給予我們的一切財富的極限。” 這位大廚並不屬於南北各大流派中的任意一派,第一次聽說他的名字的時候,沈何夕正在黎正清的指導下學習“纏絲兔肉”的做法,黎老先生表示自己聽也沒聽說有這麼一個人,無名之輩也敢來邀請他品菜,他自然非常乾脆地拒絕了。可是僅僅過了一個月,俞正味就在全國大賽上斬獲金獎,用的就是黎正清拒絕品評的那道菜。那是沈何夕第一次注意到他。再後來,就是在十幾年中聽到俞正味來往於全球各地,努力把外國美食的優點融入到華夏烹飪當中。前世的沈何夕一直想要見見他,她在廚房裡呆了二十多年,可她真的不明白為什麼會有人能為廚藝生為廚藝死。沈抱石和黎正清這些老一輩的人,他們從來沒得選擇,從出生在沈家和黎家的那一刻起,他們就必須在廚子這個行當裡走到頭。但是俞正味不一樣,他沒有來自傳承的壓力也沒有被逼迫和抑制,在俞正味的身上,沈何夕總覺得自己大概能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但是現在……沈何夕看了眼津津有味看著寫真雜誌的“鬍子大廚”……如果他真是“後來”的那個“俞正味”,那自己想要的答案大概是“做菜帥氣能釣到大胸妹子”了……吧……蘇仟覺得自己剛剛結識的小夥伴情緒有些低落,她非常熱心地問到:“小夕,你還有什麼疑問麼?”“唔,沒有”只是幻滅了一下,世界觀需要重啟而已。熊貓餐廳,門口小小的木製招牌上有一隻憨態可掬的熊貓,中間是一個簡單的英文單詞“panda”。貼著門邊還有一個宣傳語:“每一口都是驚喜。”走進大門能看見木質的地板和櫃檯,十幾張圓木木桌,幾株不知道在那裡找來的竹子盆景,在一邊的牆上掛著一隻熊貓的時鐘。三個正式工作人員,一名幫工,一名收銀加老闆,一個廚子。三個非正式工作人員,就是包括沈何夕在內的三個服務生。沈何夕每個周的週一週四週五晚上要在這家店從五點工作到晚上10點,還有周六的十點半工作到十五點半,正好是不用繳工作稅的每週二十小時打工時間,每小時4磅,一個周80磅,換算成軟妹幣的話,收入已經超過了當時國內的很多人。對於沈何夕來說,這些錢能夠讓她的手頭更寬裕一些,到腐國的首都或者別的大城市的醫院去諮詢治療哥哥啞疾的方法、週一下午五點,沈何夕開始了在熊貓餐廳的第一次工作。她的工作非常簡單,因為每天熊貓餐廳都只提供一種套餐,所以,她只要記下客人的套餐數量和飲料需求,下單給廚房,拿飲料給客人,上菜,把賬單壓到櫃檯核算就ok了。熊貓餐廳的開業第一天,菜譜是:星期一套餐,蛋包飯,煎香腸,奶油蘑菇濃湯。看起來並不像是中餐的食譜。剛剛開業的小餐廳生意還算不錯,主要原因大概是門口掛著打折的牌子。蒜末洋蔥和雞肉丁的香味在空氣裡飄散,沈何夕一邊記錄顧客的需求,一邊皺了一下鼻子。蛋包飯的起源多說是來源自片兒國,經由灣灣傳入國內,用蛋皮包裹著炒飯,還可以在蛋皮外也淋上一層番茄醬,口感豐富,味道層次豐滿,而且簡單容易口味大眾……沈何夕皺鼻子的原因是因為在上第一份菜的時候,她發現俞正味用的是黃油。不止如此,從成品來看,他用的肉丁是雞腿肉。可是這次他做的,用的是橄欖油,而且還在炒香了佐料之後點入了檸檬汁。身為大廚你這麼調皮你麻麻造麼?給第三桌上完餐,沈何夕已經無語了。在鍋裡炒的那份的佐料是圓蔥,蒜末,蘿蔔丁和番茄丁還有雞肉,肉比前兩份要少一些,但是蔬菜的分量要多很多……明明是一樣的套餐,這位鬍子邋遢行事懶散的主廚居然每一桌都上不一樣的炒飯。第四份,炒飯迴歸到了最基礎的圓蔥蒜末版本,但是蛋餅的氣味明顯有了變化……俞正味把高湯兌進了蛋液裡……第十份,咖哩味的……第十一份,迷迭香的氣息……第十二分,用烤豬肉代替了雞肉丁……香腸倒是統一的鹹香帶微甜的廣式香腸,奶油蘑菇濃湯用的也是非常普通的做法,牛奶、奶油用文火煮開,倒入口蘑片和火腿碎還有用橄欖油炒過的麵粉加高湯調成的糊,上桌之前撒乾麵包,檸檬汁,鹽末還有胡椒粉。簡直是,胡鬧! ☆、芝麻湯圓作為一個廚子,與美食愛好者最大的區別,是標準的制訂。標準是隻屬於自己的標準,每一道菜的標準,分量、火候、搭配,放入食材的先後

《心有不甘之重生美食》 第22頁(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