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三十六章 飛狐 (第1/3頁)

龍吟森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承訓看著頭皮一陣發麻。

一行人又回到殺胡口附近,躺在地上的元豐喝了幾口水便醒過來了。

……

幾日前,李承基一行人與李承訓離別後,出偏關,沿著山路逶迤向北直抵邊牆,透過虎爪飛索爬上邊牆,並對邊牆外的地形進行了觀察。

令他們沒想到的事,他們透過邊牆觀察塞外的敵情,塞外的人也在透過邊牆觀察邊牆內的情形。

李承基一行趁著夜色越過了邊牆,殊不知自己這一行人的行蹤早就被他人偵知了。

兩天後,他們在一座小山附近遇到了幾百騎的包圍,李承基他們邊戰邊退,最後退到了山上。

李承基他們這十人不虧是三路“大軍”中最出色的,僅僅依靠李承訓給的幾壺箭、十把手弩,就射殺了敵軍一百多騎,最後箭只全部用完了,李承基見形勢危急,對元豐說:“我等一行十人,現只剩下七人了,而敵軍卻越聚越多,我等全軍覆沒於此事小,耽誤了大人的大事事大,再說了,沿著邊牆回到靜邊軍也是之前必須完成的路線”

最後不顧元豐等人的勸阻,將剩餘七人分成了三組,自己和力兒從北面硬闖,另外兩人從西面硬闖,都是為了掩護元豐等三人從東邊突圍。

元豐三人倒是從東邊闖出來了,不過在邊牆附近碰到了臭名昭著的一陣煙,這些人專門在邊牆附近遊弋,不管是漢人還是牧民,只要是落單的,都逃不過他們的魔爪。

以前雁門八騎在邊牆附近碰到過這些人,還折損了一個弟兄,故對他們很是忌憚。

李承訓聽了元豐的講述,心裡難受極了。

橫刀都這一百人如果沒有李晟基的出現,大多數將作為“山賊”終此一生,說不準哪天就被官軍剿了,部分運氣好的,有幸加入官軍隊伍,當一個夥長也就到頭了。

但李晟基的出現改變了他們的命運,一年多的訓練不僅提高了他們的軍事素養、身體素養、武技,還教會他們讀書識字。

一年多的訓練完全改變了他們,不僅僅是軍事方面的,更多的是眼界方面,可以這麼說,李晟基的橫刀都是這個世界上,綜合軍事素養最高、眼界最為開闊的一群人,更是李晟基撒給這個世界的火種。

這一百名士兵之間在長期的共同訓練、生活中也凝結了深厚的友誼,其中的幾個姓李的更是比親兄弟還親。

橫刀都的人都清楚,雖然目前歐陽浩、季無憂、契必信比較受寵,但李晟基最看重的人還是李承基,其中除了李承基沉穩、全面與李晟基自己很像以外,他的姓名也未嘗不是一個重要因素。

幾個姓李的日常都把李承基當做大哥,而這個大哥在全都裡面也確實在各方面做的無可挑剔,深得眾人的敬重。

不知道李承基等人最終的命運如何,但李承訓知道以自己這區區幾人再闖大草原,結局不會比李承基好多少。

眼看三個月的期限快要到了,李承訓只能默默祈禱李承基他們吉人自有天相了。

……

東邊。

秋悲風三人帶著薛家小娘越過平型嶺,抵達靈丘縣,再沿著飛狐道一路向東。

這飛狐道以前秋悲風也走過,不過當時一來他年紀尚小,二是急於奔命,並沒有過多瀏覽飛狐道沿途的景色。

來到飛狐道的入口,秋悲風見前面已經聚了七八輛馬車,一百多人,其中有不少都帶著兵刃。

單人不至飛狐嶺,百人始過飛狐陘。

這是代蔚兩地流傳的民謠,意思是飛狐道險峻,盜匪眾多,虎狼出沒,沒有一百人以上的人馬,休想平安過去。

見到秋悲風一行人,互相打過招呼之後,大隊人馬便開始進入飛狐道。

這飛狐道是太行山北部一條要道,是河東、河北之間的主要通道之一,不過在此飛狐道,道路兩側山勢險峻,林木繁茂,遮天蔽日,有時候在道路上走上一天也見不到一點陽光。

蔚州境內的飛狐道有多條,一條溝通南北,是飛狐縣與橫野軍之間的要道,一條從靈丘至定州,另一條就是秋悲風他們走的這條了,橫貫橫貫太行山,穿過位於山中的飛狐縣城,再一路向東北,是溝通蔚州與易州、媯州之間最為便捷的驛道。

果然,進一步瞭解之後,這一百多人大多是去易州、媯州的,也有少數人輾轉去幽州。

秋悲風命自己的兩名騎兵在前面探路,自己與其他人邊走邊交談,半天下來,他心裡暗暗驚喜,沒想到這一百多人裡面,居然有河北高家、崔家的人,都是

《莫談國是》 第三十六章 飛狐(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