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來世與後世 (第1/3頁)
龍吟森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承誡,辛苦你了”
看著眼前一身僧袍的李承誡,李晟基也有些感動。
李承誡三年前被情報司派到西海,默默無聞地幹了三年,期間甚至沒有回家一次——不過他也沒有家,三十二歲了還沒有成家。
“主上,不辛苦,我以前本來就是做和尚的”
李承誡笑了一下,其實他內心還是有些憋屈的,摩天寨首批的橫刀都成員,除去不幸陣亡的,大多至少升到了團都指揮使、都虞侯的高位,他還是一個小小的情報司成員,雖然掛了一個“西海全權代表”的頭銜,不過整個河湟地帶也就他一人。
“以你的意思,河湟要還是不要?”,李晟基問道。
“主上,目前吐蕃地四分五裂,說實在的對中原威脅不大,佔領後穩守應該問題不大,不過此地貧瘠,想要駐紮大軍的話確實無法靠當地的糧秣供應,必須要其它地方供應”
“所以佔與不佔都可以?”
“是的,主上,還有一個問題,當地的吐蕃人都篤信苯教,哦,就是一種摻雜了部分佛教教義的本土宗教,彼等被僧侶、原吐蕃的軍卒壓榨卻絲毫沒有怨言,我等即使解救了彼等,收效也不會像隴右那樣大”
“哦?這是為何?”
“主上,按照彼等的教義,奴隸生來就是奴隸,你想要改變命運,來世有一個更好的出身,就必須安於現狀,勤勤懇懇、踏踏實實完成主人的吩咐,這樣的話來世才有可能改變命運,否則就連現在都不如,你來世又可能變為低賤的牲畜,石頭、樹木,等等”
李晟基聽了不禁陷入了沉思,先不提佔不佔河湟地的事,就是解放這些奴隸、奴隸主的思想便是一個巨大的問題。
隴右、勝州故地的一些吐蕃人雖然也信奉此教,不過與河湟地相比並沒有那麼嚴重,有了好的生活、奔頭便一門心思跟著唐國走,渾不似河湟那般。
歷史上中原王朝一貫的做法便是羈縻,籠絡住他們的貴族,至於轄內的民眾生活狀況是不管的,這樣就造成了這些地方表面上歸附,內心卻遊離於外,一旦中原王朝有事,彼等落井下石的事也沒有少幹。
想了一會兒也沒有個主意,便撂在一邊兒,“先不管了,說說你等有何辦法攻取青唐城、湟水城?”
李承誡道:“主上,每年二月初都是大通河、湟水、黃河附近的大山上名義上歸附青唐城的各大堡寨繳納貢物的日子,以往都是三三兩兩,各堡寨並沒有交通聯絡,反正在二月底以前繳納完畢就行了”
李晟基聽了便笑道:“你等想互相勾連,約定日子進入一起進入青唐城,然後與唐軍內應外合,一舉拿下城池?”
李承誡有些不好意思,搔了搔光頭,“確實如此,不知……”
“這裡面有兩個問題”
“其一,如此眾多的人群聚集在一起,李孝謙也不是傻子,焉能不察覺?”
“其二,俗話說得好,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你等如何保證其中沒有一心投靠青唐城,藉機告發的?”
“這……,這一層我等倒沒有考慮這麼細,不過各大堡寨的俊傑都在我的麾下,按照常理,應該不會出現此等情形”
李晟基搖搖頭,“堡寨太多,不能保證其中完全沒有問題,好了,我等先不說這些了,明日孤跟著你等去一趟廓州,瞭解詳情後再定”
次日,李晟基帶著橫刀都、李承誡從甘州出發,一路沿著黃河經蘭州、河州抵達廓州。
此時郭威的大軍已經將整個廓州收入囊中,在廓州的州治所在化成縣,他讓郭威將解放的吐蕃、漢、羌、吐谷渾等農奴、牧奴、匠奴的代表一百人召集到原城主的府邸。
看著這些面色黧黑,瘦弱,眼神空洞、麻木的人,李晟基心裡也有些沉重,不過看到彼等至少穿得還厚實,估計是郭威等人多少做了一些工作。
見到唐王駕到,這些人一個個跪在地上一動也不敢動。
“都起來吧”,李晟基暗暗嘆息,他身邊跟著塗忠晟、多吉兩名“翻譯”,房舍裡的地上鋪著厚厚的毛氈,這些人起身後一個個站著沒動,雖然郭威等人之前已經跟彼等說過,這次無非是唐王同彼等說說話,不過彼等還是忐忑不已。
“都坐下吧”,說完李晟基自己將身邊的椅子拉到一邊,自己盤腿坐下來,這些人見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如何是好。
“都像我一樣坐下!”,李晟基只得又說了一句。
等他們惴惴不安地盤腿坐下後,李晟基微笑著說道:“你等不用害
《莫談國是》 第二百三十七章 來世與後世(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