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意外 (第1/3頁)
龍吟森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耶律德光大帳裡,眾人議來議去,實在想不出李晟基出兵雁門關的目的何在,乾脆也不想了,讓駐紮虎北口的述律銀從一萬老弱中挑出三千可戰之士,與述律銀三千屬珊軍一起組成了六千大軍的守衛部隊,為防備李晟基故技重施,又特別強調了將所有黃牛遷到谷底,接近谷口的位置,又做了大量的防火、防夜襲的準備事項。
最後,耶律德光問石敬瑭朝廷最近會不會有援兵過來,石敬瑭回答說,除了李晟基的一萬多人,也就是宣武軍的那兩萬人,不過其節度使是趙德均最信賴的義子趙延壽,耶律德光一聽哈哈大笑。
不過三天之後,他卻笑不出來了。
緊鄰太原城西邊的大山上,已經有十幾年沒有點燃過的烽火突然亮起來了,由於是夜晚,三個大鍋燃起的熊熊大火城裡、城南大營、晉安寨都可以看到。
“雁門關不是落到那李晟基的手裡了,怎麼還會有烽火點燃?”,石敬瑭派騎兵沿途檢視,只見包括雁門關外上的烽火臺在內一共四個烽燧全部點燃了,所有的烽火臺上的三個大鍋全部點燃了!
按照慣例,敵軍在三千以下則點燃一座烽燧,三千到五千點燃兩座,超過五千這三個大鍋全部點燃。
自契丹大軍抵達後,石敬瑭不好意思自己在城裡待著,便讓桑維翰和景延廣在城裡主持大局,自己和劉知遠帶著一萬五千馬步軍跟著耶律德光在城南紮營,劉知遠的五千騎兵就紮在蕭翰狼牙都的旁邊。
耶律德光、石敬瑭聯袂登上了立在大營中央、高達四丈的望樓,看著遠處山上的烽火,都有些莫名其妙。
石敬瑭又看了一眼不遠處的晉安寨,心裡一動,“父皇,莫非是在給對面張生鐵的人馬傳遞什麼訊息?”
“哦?”,耶律德光沉吟不語,半響才說:“你的意思是說李從珂在北面又有援軍趕到?”
“不可能”,石敬瑭搖搖頭,“兒臣以前做過太原以北蕃漢馬步軍都指揮使,對太原北邊嵐州、代州、朔州、蔚州、雲州的軍力熟識得很,目前北邊的兵馬自保都很難,哪兒來的援軍?”
“再說了,北邊的幾部騎兵,代州安元義、安元信兄弟的六百騎滅於李晟基之手,朔州安審信、安重榮的一千騎投靠了兒臣,雲蔚兩州的騎兵都是洛陽彰聖都的人馬,早就調到河北去了,步軍倒有一些,加起來也超過一萬,不過多殘破不堪,不足為慮”
他口裡的安重榮本來在朔州等李晟基,不過李晟基卻遲遲沒有北上,安重榮一氣之下最後還是像歷史上那樣投靠了石敬瑭,目前安重榮駐紮在陽曲縣城,安審信駐紮在壽陽縣城,陽曲縣城除了五百騎軍,還有三千步軍,小小一個縣城,有三千五百馬步軍駐守,離太原也只有六七十里地,只要沒有大的差池,用固若金湯來說也不為過。
“難道是河西?”,耶律德光又問道。
“河西?”,石敬瑭想了一下便說:“府州的折從遠倒有馬步軍五千之眾,也剽悍善戰,南邊麟州的楊信相差彷彿,不過此二人一來要防禦北邊草……,不不不,父皇您的大軍,二來也防備著那党項酋李彝殷”
李彝殷,後唐定難節度使,下轄銀州、綏州、宥州、夏州四州,目前有馬步軍兩萬人,其中精銳騎兵有一半,自拓跋思恭以來,歷經幾代,已經打造了上萬鎧甲皆備的精騎,其中還有三千重灌甲騎鐵鷂子,連縱橫大漠的耶律德光也不敢小覷。
話說這鐵鷂子軍,契丹國也有,不過自從定難李家的鐵鷂子蜚聲塞北後,契丹的鐵鷂子就漸漸被人遺忘了,實際上現在蕭翰率領的五千狼牙都,從嚴格意義上講,也是鐵鷂子,契丹的鐵鷂子。
如果是他領軍來此,耶律德光就需要打起精神來應對了。
不過現在雁門關被李晟基佔著,想摸清虛實可不容易。
第二天,劉知遠讓郭威帶領五千步軍離開大營,目的地——雁門關。
對面晉安寨的張敬達等人也看到了烽火,由於他們尚不知曉雁門關已被李晟基佔領,他們也在納悶:“敵人燃起三堆烽火,難道己方的援軍從北邊來了”,最後他們一致認定是皇上從關中調來了兵馬,沿著黃河北上,從嵐州入境,至於是越過雁門關,還是經過忻州,他們就無法知曉了。
第二天,對方大營兵馬的調動也逃不過他們的眼睛,看到只有五千步軍出發了,那就應該是從雁門關來的,估計是去加強雁門關的防守,如果是從忻州過來,路途遙遠,肯定會出動馬軍,一時整個寨子歡聲雷動,士氣大震。
高行周帶著三千騎兵又出動了,耶律德光出
《漠唐免費小說》 第七十五章 意外(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