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娘子關 (第1/2頁)
龍吟森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十天後,李晟基帶著五百騎兵先行出發,其他人暫時留守老寨。
原本郭威還自告奮勇帶李晟基他們進承天軍,畢竟他是“地頭蛇”,對承天軍內部也有一些瞭解,交接起來也方便一些,不過李晟基最後一想,自己有聖旨在手,還有委任狀,如果連一個小小的承天軍都拿不下來,自己還不如在繼續在老寨那邊做那山大王快活一生至死即可,更不用說他心中還隱隱藏著的“幽雲”大計了。
一早出發,近黃昏的時候終於來到承天軍面向河北的第一堡——前關,後面面向河東方向還有一座關城——後關,這前後兩關民間俗稱娘子關,蓋因原大唐高祖李淵的長女平陽昭公主曾在此駐軍禦敵之故。
兩關之間還有一堡一城,一堡建在綿蔓水另一邊前關西南側的高山上,此山是娘子關附近的最高山,站在堡上,包括關城北邊的綿蔓水在內,方園幾十裡地一覽無餘,此堡現名興唐堡,民間俗稱張公堡,蓋因承天軍第一任軍使張奉璋在此築城、築堡、駐守之故。
兩關之間的一座山上有一塊很大的平地,山上築有一城,即是承天軍城所在。
所謂一城三堡即是承天軍城、前後娘子關、張公堡,這種規制與以後的宋代、明代、清代大有不同,與李晟基後世在此旅遊時看到的也不太一樣,蓋因上千年滄桑變幻,大自然、人工交替雕蝕所致。
五百騎還在幾里路之外時,興唐堡上就響起了悠長的牛角聲,等李晟基一行人來到關城前面,關門早就關上了,關上幾百名士兵正在關牆上嚴陣以待。
李晟基安排橫刀都情報組——寨裡稱為“山字營”的組長,一個叫歐陽浩的年輕人去和關牆上計程車兵交涉,這歐陽浩是易州人,原本也是一個讀書人,家裡開元年間還是一方豪強,可惜唐末至今連年戰亂,原本龐大的家族早就煙消雲散,只剩下他這一支前些年也在契丹南下“打草谷”時被打沒了,他當時正好在州城,僥倖躲過一劫,後來投筆從戎,投了義武軍,沒想到剛加入義武軍不到一年,就被捲入了軍官叛亂事變,最後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才輾轉來到了摩天寨。
由於是讀書人出身,又當過兵,李晟基掌控山寨後頗受重視,加入橫刀都後,雖然武技不如行動組的人,但由於識字多、讀書多,又深諳查微拾遺、鞭辟入裡之道,李晟基便讓他掌管了“山字營”二十人。
山字營,取不動如山之意。
按說像這種對外交涉的事,讓偵查組組長——寨裡稱為“風字營”的頭目劉承威出馬最為妥帖,風字營計程車兵大多為人精細剽悍,深諳靈活機變之道,而劉承威又是其中的佼佼者,但李晟基總覺得自己訓練這一百“特種兵”不易,很是希望這些人都能全面發展,故時不時也讓本營的人幹其他營的活計。
風字營,取疾疾如風之意,有三十人。
另一個行動組,寨裡稱之為“火字營”,首領是原摩天寨的一個胡人的後代,契必信,突厥的後裔,不過到他這一代,胡話早忘得一乾二淨,經過十幾代的洗禮,比一個漢人更像漢人,也更喜歡做漢人。
契必信身材高大威猛,今年才二十歲,不過刀槍劍戟、弓馬都很嫻熟,一把加重了雙手橫刀更是罕有敵手,原本寨裡除了姚猛、李晟基、僕固思恭外,就屬他最為厲害了,經過橫刀都的磨練後更是威猛驚人,現在連姚猛、李晟基也不敢說能穩贏他,李晟基見他武技強橫,人又聰明,加上對自己忠心耿耿,便讓他領了“火字營”。
火字營人數最多,有五十人,取侵略如火之意。
前關橫跨驛道,全部用大青石壘成,高約三丈,寬約六丈,城樓巍峨,城垛林立,此時夕陽西下,晚霞映照在牆上士兵的臉上,都是一副驕橫漠然的神色,關城北側連著山體,南側就是奔流不息的綿蔓水,正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李晟基見歐陽浩交涉了半天還沒有個結果,心裡不禁有些焦躁,剛策馬來到他跟前,只見城牆上縋下來一個人。
只見那人約莫三十多歲,身材瘦削,灰色唐巾,灰色長袍,腰間一塊牛皮甲顯示了他的武將身份,那人來到李晟基、歐陽浩面前,略拱了拱手,“不知哪位是新任的平定州刺史、承天軍軍使大人?”
李晟基騎著以前白崇仁的照夜玉獅子——一匹通體雪白的高頭大馬,來到那人面前說:“本官便是,汝等為何在此磨蹭恁久,還不快快開啟城門,迎吾等入城!”,一邊的歐陽浩趕緊策馬跟上他,抽出橫刀在一旁護衛著。
“大人,我乃承天軍司倉曹杜文,好叫軍使大人知曉,不是我等不開城門,而
《漠唐千秋》 第十五章 娘子關(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