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二十九章 遊俠 (第1/2頁)

龍吟森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承訓當然不可能在新城傻等著,於是兵分兩路,一路五人沿著黃水河向東北方向探查,自己帶著四人直奔新城,到新城後,一是探查樓煩關的防備情況,二是計劃沿著邊牆向西北查探。

兩路人馬約定十三日後在朔州會合。

兩日後李承訓一行五人抵達新城。

新城是樓煩關北關口以外的一個小鎮。樓煩關不像雁門關,在山上建有大城,而是順著雲中山、管岑山兩山之間狹長的谷地修建了南北兩關,南關在嵐州境內,北關在朔州境內,兩關均純粹為駐兵所在。

穿行樓煩關的旅人出關之後需要修整,慢慢地,自然而然地在南北關口附近形成了大的人口聚集點,主要為南來北往的人提供食宿,也是不小的南北物資聚集點。

這北面的自然就是新城了。

新城沒有城牆,順著驛道在兩邊蓋了密密麻麻的房舍,臨驛道的街面客棧、商鋪林立,人煙稠密,竟不亞於一個小縣城,單廷貴所說的“一笑天”是鎮上第二大的客棧,僅次於“樓煩居”。

稍事休息之後,李承訓留下一個人繼續呆在新城,探查樓煩關的關防情況,防備單廷貴提早歸來有人接洽,自己和其他三人仍是一副軍人打扮,挎著橫刀,揹著弓箭,沿著內邊牆蜿蜒向西北方向探查。

所謂內邊牆是指以前戰國時期趙國為了防備當時還在朔州西部一帶放牧的樓煩胡、林胡修建的簡易城牆,後來基本廢棄沒用了,湮沒於歷史的大河之中。不過在此時還是一條明顯的分界線,殘存的石牆、土製烽火臺仍隨處可見。

沿著內邊牆走了約莫一百里路,見到地圖上標註的那條偏關河時,已是第二天下午黃昏時分,見天色已晚,四人便在偏關河附近紮營,計劃第二天順著偏關河前往偏關。

此時的朔州西北部還是各民族亦耕亦牧、雜然而居的地方,白天沿著內邊牆探查時,也見到不少牧民、“遊俠”出沒,見到他們四個,還以為是巡邊的官軍,有少數不開眼的也被他們打發了,李承訓這次北上是全副武裝、大張旗鼓的,騎槍、橫刀、弓箭、標槍、駿馬齊備,對付這些少數不開眼的,還是遊刃有餘。

一路上李承訓他們沿著邊牆巡查,遇到大的尚存的關樓、墩臺也下馬爬上去了望,很是遇到幾夥藏於此處的“遊俠”,不過看到他們全副武裝的官軍模樣,又聽說他們與單廷貴他們交好,雙方都忍著沒動手。

茫茫黃土高原北部,溝壑縱橫,草木稀疏,如果沒有一條明顯的標識物指路,李承訓他們想要順利找到偏關河,無異於痴人說。

等四人紮好帳篷歇息時,李承訓心裡暗暗為他們能擁有一幅地圖而感到慶幸。

第二天一早,四人早早起身,隨便啃了幾口在新城買的炊餅,收拾妥帖之後沿著偏關河旁的小道一路逆流而上。

小道較為狹窄,僅能容一匹馬透過,四人的馬術尚可,不過也不敢放開馬蹄快跑,一路小跑著前進,約莫中午時分,已經能看見山坳裡的那個城池了——偏關!

四人遠遠望見了,心裡歡喜,此時的道路接近關城,也開闊一些,不禁放開了馬蹄快跑起來。

剛跑了一小會兒,前面蹄聲陣陣,捲起了大團的灰塵向他們席捲而來,四人趕緊閃到一邊。

約莫五十騎一字排開呼嘯而過,激起的灰塵方園六尺之外不見人影,等那五十騎過完了,四人一個接一個地大聲咳嗽起來。

“汝等是何人?為何來此偏關?”,還沒等李承訓他們咳嗽完,只見遠去的五十騎有四騎又折了回來,當頭一個面容粗豪、神情剽悍、四十開外的軍官提著馬鞭向他們喝道。

李承訓咳完最後一聲,正想發作,你等橫衝直撞也就罷了,還厚顏來質問我等,不過一看那人的服飾,竟然身穿四品武官的服飾。

強忍著拱了拱手,“承天軍虞候李承訓見過將軍”

還沒等那軍官接話,那軍官身旁一個三十多歲的漢子撲哧一笑,“你等就是那山賊將軍李晟基的麾下?”

估計李晟基出任承天軍使及其背後的掌故已經傳到這裡了,所以那漢子有此一問,不過李承訓就不樂意了。

“兀那漢子,汝何故取笑我等,取笑我等也就罷了,為何取笑堂堂大唐平定州刺史、承天軍使,士可殺不可辱,我與你較量一番,不死不罷休!”

那漢子聽了,臉上絲毫沒有歉疚之情,催馬就想上前迎戰,那將軍一鞭子抽在他的背上,嘴裡還罵道:“就你多事”

“小兄弟勿惱,軍中之人快人快語,口無遮攔,皆

《漠唐網路科技是幹嘛的》 第二十九章 遊俠(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