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章 重新來過 (第1/3頁)

海藍不見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318國道上,一輛破舊的的麵包車在向前慢慢晃悠著,駕駛員陳安邦開啟車窗,時不時將手伸出窗外,感受著風力的大小,收音機裡放著老歌,陳安邦一邊哼著歌,一邊打量著路邊是否有合適的停車住宿的地點。

在經歷破產、離婚之後,這輛十年以上車齡的秋名山神車就是陳安邦的全部了,除了必要的吃喝拉撒,陳安邦幾乎都在車上過日子,因為秋天到了,他特意開著車離開東北,準備去西南,去大理或者拉薩看看,上那高原上洗滌一下自己那被紅塵沾染而汙濁的心。

南方地區潮溼多雨果然名不虛傳,快到傍晚的時候,小雨就下了起來,雖然不是三月的小雨,但是一樣淅淅瀝瀝下個不停,陳安邦最不喜歡的就是雨路和夜路開車,更不要說雨夜了,所以他把車停在了路邊,看前方好像有個市場,他準備上那邊去轉轉吃口飯。

這是一個小縣城的批發市場,基本上是以本地生意為主,因為離國道不遠,所以也有一些過路的生意,在這種地方如果不顯露明顯的外地口音,一般是不會遇到宰客的,找到一家米粉店點了一碗湯粉,掃碼付款之後坐著等餐。

雨天陳安邦喜歡吃點帶湯的,加點辣椒可以驅驅寒氣,總是在車上過夜,陳安邦感覺自己的老寒腿都快犯了。

吃完湯粉,陳安邦感到暖和了一些,打著雨傘回到了車上,麵包車後座被改造過,可以全部放平,為這個改裝陳安邦還被一群穿制服的罰了五百塊錢。

躺在車上閉著眼睛,大腦時不時的放空,陳安邦有時會想到從前,想到當年家裡條件不好,85年唸到初二就被迫輟學去學手藝,最早學的是圓匠,其實就是類似於箍桶匠,就是農村裡圓形的東西都能做,包括不僅限於盆、桶之類的傢什,但是隨著工業品的發展,大量的塑膠盆、桶製品湧入農村,圓匠的活計少了,陳安邦不得不改行當了木匠,可是在農村各個工種都是有勢力範圍的,附近幾個村的木匠活都是隔壁村一個老木匠的,不管從哪方面來說,人們都是選擇老木匠而不是初出茅廬的陳安邦的,除非是家裡親戚。

正好趕上陳安邦的姐夫家裡蓋房子,耐不住姐姐的要求,姐夫也是抱著省點工錢的心態,同意了陳安邦在他家房子做木匠的要求。

在農村木工活有大小之分,蓋房子做梁下椽子的叫做大木,而做傢俱之類的叫做小木,像陳安邦之前做的圓匠只是小木的一個分支。

就是在姐夫家的工地上,陳安邦展現了自己非同尋常的頭腦和手藝,不僅為姐夫家節省了材料,而且分水設計的也讓蓋房子的老瓦工師傅讚不絕口,這也為陳安邦後來收徒弟打下了基礎,一個沒有在工地做過的木匠是收不到徒弟的。

當時的徒弟學藝不但沒有工資,而且要幫師父家幹活,一點也不比郭德綱說的“三年學藝,五年效力”來的差,不過在當時這就是學手藝的代價,畢竟是教會了徒弟餓死師傅的活計,因為買賣的主顧只有那麼多。

收了徒弟之後,陳安邦在縣城看傢俱城裡有賣組合櫃的,村裡有年輕人結婚也想做,而隔壁村的老木工因為沒有做過三合板材料而拒絕了,這就給陳安邦帶來了機會,隨著陳安邦打造的組合櫃推出,陳安邦在村裡的活計是越來越多了。

但是農村的人口數量畢竟是有限,而組合櫃也不是什麼高難度的東西,稍遠一點的村落也有其他木匠,為了生計,陳安邦又開始做起了沙發,並且自學了踩縫紉機。

人有所得必有所失,在陳安邦搶佔農村市場的時候,許多木匠已經走出家門,踏上了外出大城市打工的征程,其實在80年代初,陳安邦所在的地區曾經有一陣子的出門打工潮,那個時候流行鋁製品,而這些人所從事的活計就是補鋁鍋,當地俗稱“打白鐵”,因為出去的年代比較早,收取的人工費也很低廉,所以當年的出門務工人員並沒有獲得較高的收入,充其量就是手頭有點活錢罷了。

但是到了九十年代初的時候,出門務工的人們回來時可就不一樣了,陳安邦姐夫村裡的李建軍竟然還從濱城帶回了一臺電視機,雖然在91年電視機不是什麼稀罕玩意,但是李建軍說這個是給人家幹活白送的,那就有點誇張了,現在城裡的生活那麼好了嗎?

陳安邦與李建軍年紀相仿,曾經是中學同學,只不過一個初一、一個初二先後輟學,在給姐夫家蓋房子的時候,李建軍還去做過小工,那個時候的農村就是這樣,誰家需要蓋房子,村裡人就去幫忙做小工,只要管飯就好,都不用給錢,但是這個事情你要記著,到了人家蓋房子的時候,你再去幫忙把人情還上就好了,都

《小說重回1992》 第1章 重新來過(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