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五十六章 二人論道 (第1/3頁)

鹽水老花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你們中土的禮儀法度是很好的,人無禮儀,莫如禽獸。這個道理我是認同的,不僅我認同,你看這南召城的男男女女,上上下下也都是認同的。但是,這禮法卻也讓人更疏遠、更隔閡,我們好像離真實越來越遠了……”

張獻兒說到這,突然停住了話語,然後有些不好意思的對石開靦腆一笑,道:“我平日裡總喜歡胡亂琢磨,我說的這些,原也沒什麼人願意聽的。”

說著略微頓了一下,又道:“今日找你本也不是講這些的,我們還是言歸正傳吧!”

石開搖搖頭,心道這可是難得得加深瞭解的機會,便略微思索了一下,開口道:“宇宙萬物,眾生靈都各有其生存之道。今日在這南疆毒瘴之地,能聽聞少主講這自然之道,此乃不勝欣喜之事,還請少主繼續說下去!”

張獻兒聽後,第一次仔細打量了石開一番,其人相貌雖然普通,卻有一種難以言表的脫俗之氣,竟讓人生出親近之感。

這石開來自東晉腹地,若能與中土之人交流一下,相信對自己的觀念形成也是有幫助的。

於是張獻兒便點了點頭,然後輕吐一口氣,整理一下思路後,道:“這天地之間自有千萬種道理,有這堆土成山的道理,有那融雪為溪的道理;鳥兒自有飛翔的道理,魚兒也有游泳的道理,這就是自然之道。但是這世間萬物都有各自的道理,也都在按照自己的道理生存。而唯獨人,只有人自出生後,便茫然無措,彷彿上蒼沒有賦予他任何道理一般,只能靠著苦苦的學習來明白自己的道理,石開,你覺得是這樣嗎?”

石開初時並未覺得這張獻兒能有什麼驚人之語,待會兒只要自己三句兩句,便能幫其解決困惑的。

可等張獻兒這番話一說完,沒想到張獻兒說的竟然是探究大道的話語,石開稍稍琢磨了一下之後,也不由自主的陷入了沉思之中。

是啊,這世間萬物都按照自己的道理運轉和生存,彷彿道自天成,可為什麼只有人需要透過不斷的思索和克服重重的困難,才能漸漸明白人道呢?

當日,自己在華彤殿正是透過頓悟,才明白陰陽共存之道,才在心境上達到了通識之境,雖然僅僅只是種下了通識之苗,但也別大多數修士在心境修為上強了一大塊,可為什麼需要頓悟才能明白人道呢?

石開在世俗中有著二十年的寒窗苦讀,讀的便是這經義文章,那經義文章所講的,便是要明白和遵循聖人的教誨。

可是,聖人的教誨人人都在讀,卻有幾人成了聖人呢?

石開思考到此,便開口道:“是啊,少主說的對,自然之道,在萬物之中,而人道又在何處呢?在那經義文章,禮教大防之中嗎?我看是不在的。這世間多的是人云亦云的道理,口中皆是聖賢書,又有幾個聖賢人?”

張獻兒聽到石開這離經叛道的大膽之言,先是一愣,但仔細一想,也好像的確如此,這南召城一直都在選拔學子前往內陸學習,可這學成歸來之人,又有哪個成了聖賢呢?

這年輕人的心底從來就不缺反叛的種子,於是,張獻兒重重地點了下頭,然後語氣中帶著幾分壓抑的急迫,反問石開道:“難道不該讀聖賢書嗎?讀聖賢書錯了嗎?”

這張獻兒說的雖是問話,可石開卻聽出了幾分,期冀著石開能夠否定權威的意思。

石開心中笑笑,藉此機會,也近距離地仔細觀察了張獻兒一番,沒想到這南國明珠竟還擁有一顆求道之心,真是難得啊!

“讀聖賢書,明白聖賢之言,我不敢說有錯,但我覺得首先不應該學的太深,更不應該學的太多,又深又多,就離大道越遠。”石開繼續離經叛道的蠱惑道。

石開的這番話,要是讓東晉的名士聽到,估計直接被打死算是輕的,不要學深,更不要學多,還真是驚世駭俗!

可此番言論在張獻兒聽來,竟覺得越琢磨越有道理,然後其猜測道:“莫非便是佛家說的‘見知障’?”

石開點點頭道:“不錯,正是這個道理,就如同這禮儀與禮法,做到禮儀就夠了,而成了禮法便是一種束縛了,束縛得越緊,自然也就離大道越遠了!”

有禮儀就夠了,禮法便是束縛,張獻兒仔細咀嚼此言,反覆的印證自己心中的想法,良久之後,終於長長地吐了一口氣,看向石開的眼神中竟透出幾分光彩,然後以右手在外,左手在內,掌心朝向自己,由內而外平推出去,同時上身半躬,行了個標準的中土禮節。

張獻兒行畢後,對石開欽佩道:“今日能夠聆聽石公子金玉之言,乃是獻兒的道緣

《真小人不可怕可怕的是偽君子》 第五十六章 二人論道(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