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洛陽之亂 (第1/2頁)
一葉遮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中平六年註定不是平凡的一年,漢靈帝因縱慾過度病亡,皇子劉辯即位,即為少帝。劉辯為靈帝和何皇后所生,然而靈帝病亡,大將軍何進變得更加狂妄,加上對張讓等人不滿,因此在少帝即位後沒多久就暗中密召西涼刺史董卓和幷州刺史丁原領兵入洛陽,欲要密謀害張讓等宦官。
其實何進除了要殺害張讓等人外,還想要對付董卓,因為董卓麾下兵馬眾多,又野心勃勃,何進非常忌憚他,因此欲要在董卓入洛陽之時奪他兵權,但又怕控制不住董卓麾下兵馬,所以叫上幷州丁原一起前來,為的就是要牽制董卓。
然而事情往往不能按計劃而行,何進在行事之時不夠周密,被張讓等人得知,於是還沒等他動手張讓等宦官就已經率先動手,將何進斬於劍下。
張讓本以為何進死了就能把持朝政,殊不知道袁紹等人早已率兵闖入宮內要為何進報仇,最終張讓一眾宦官被袁紹等人所殺。
然而事件還遠沒結束,被何進密召進入洛陽的董卓和丁原剛好在張讓死後抵達洛陽,沒有何進和張讓的制衡,董卓可謂毫無顧忌了,率兵控制洛陽,但又因忌憚丁原兵馬,於是決定用赤兔馬和高官厚祿引誘呂布斬殺丁原,呂布中計,丁原終歸還是死在這個義子手上。
丁原死後董卓利用呂布吞併了幷州兵馬,又控制大將軍府上計程車兵,一下子就掌握二十多萬兵馬,可謂權勢滔天,朝上無人敢得罪董卓。沒多久董卓更是膽大包天,暗中殺害靈帝,對外稱其病死,後立劉協繼位,即為漢獻帝。
司徒王允自從經歷了靈帝病死,張讓斬殺何進,袁紹又殺張讓等宦官為何進報仇,再到董卓和丁原兵進洛陽,而後董卓引誘呂布殺害丁原,吞併丁原和何進兵馬,最後還殺害少帝,改立劉協為帝,短短數個月內發生了這麼多事,王允還沒反應過來是怎麼一回事董卓就已經徹底控制洛陽。
“唉,還真被文忠說對了,洛陽真要大亂。”王允搖頭嘆息道,雖然年紀已大,但他依然記得李元在數年前的那一翻預言,如今已經全部變成事實,讓他不得不感嘆李元的深謀遠慮,也慶幸自己已經把最為重要的義女讓李元帶走,否則以董卓的色膽絕對不會放過貂秀兒如此絕色。
其實歷史上的王允最後還是利用貂蟬的美人計引誘呂布殺害董卓,只是因為李元的原因而使歷史發生了改變,也讓王允心中發生了改變,此時他已經不是一心維護漢朝,剷除董卓,而是在考慮到底要不要像蔡邕那樣辭官離開洛陽。
考慮良久王允終於下定決心。數日後,王允向獻帝懇請辭官回鄉,獻帝剛開始不允許,但在王允的再三堅持下,終於還是點頭。
其實最後點頭的並不是獻帝而是董卓,看到王允要辭官董卓自是高興,因為王允乃是朝上老臣頗有威望,有他在董卓還是會稍微忌憚,但現在王允離去,他把控朝上之事再無顧忌。
王允辭官後沒有逗留,與朝上一眾大臣道別後便返回府邸,遣散下人和販賣值錢的物品後帶上家人離開洛陽前往汝南。
沒過多久曹操刺殺董卓失敗,當日就逃跑離開洛陽,返回陳留己吾城準備起兵之事,袁紹也因看不慣董卓把持朝政,將朝廷所頒符節掛在東門上,逃亡冀州。
洛陽大亂已經傳到汝南,雖然還不知道箇中詳細,但與李元預料的相差不遠,此時汝南所有的文臣武將都齊聚在太守府內商量洛陽之事。
“主公真是神機妙算,能夠在一年前就預料到洛陽之亂,我等遠遠不如。”戲志才在得知洛陽之亂後也是大驚失色,不過他驚的不是洛陽的亂,而是李元在一年前就猜到洛陽會亂,能夠把天下大勢分析得如此透徹,此等本事即使是他最為佩服的郭嘉也做不到。
“哈哈哈哈哈,志才你什麼時候變得這麼會拍馬屁了。”李元不禁大笑,隨著李元大笑其餘人等也跟著笑了起來,經過這一年多的相處眾人都已經互相熟悉,再加上李元平常也喜歡開大家玩笑,所以他們也已經習慣了李元這種“不正經”的性格。
“董卓進京乃是大漢的不幸,但同樣是我們的機會,主公,我們應當抓緊當下時機,竭盡全力發展汝南之勢,待我們兵強馬壯之時便可進京討伐董卓。”陳群雖然頗有智謀,但眼界還沒達到一流謀士的水準。
李元知道戲志才心中已有想法,但他並沒有急著詢問戲志才,而是把目光看向另一邊的黃忠,“漢升,對於此事你有何看法。”
黃忠略微思索,回答道:“主公,我認為陳長史說的有理,目前汝南兵精糧足,但兵力和董卓相差甚遠,僅憑汝南一郡我們是無法
《三國之群雄逐鹿決戰》 第33章 洛陽之亂(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