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1/4頁)
吹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優美的聲音傳進幼鶯的耳畔,幼鶯的生理機能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改變了,不斷跟隨名鶯的“教育”發生變化。在幼鶯向名鶯的發展過程中,馴鶯人還要進行其他訓練。馴鶯人認為,如果沒有第一步訓練作為基礎,就沒有必要進行後面的訓練了。也就是說在整個訓練過程中,挑選一隻能起示範作用的名鶯是最重要的步驟,這樣便於幼鶯模仿名鶯的叫法。
其實,不管是幼兒還是幼鶯,如果在幼年時期就對他們施以良好的教育,他們就會深深地記住這些內容,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教育學家一直提倡兒童應儘早地進行教育。在一般情況下,2歲的幼兒就應該開始接受教育,主要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身體運動能力及對周圍環境的認知能力。3歲~4歲的兒童要進行系統的知識訓練。
曾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指出:“在剛滿2歲時,每個兒童都是語言天才,但是如果這種能力得不到加強,在五六歲的時候就會迅速地消退。”越是接近零歲,這種潛能就越發充足,內在能力也就越高。因此,進行早期教育的時間越早、越及時,孩子異乎尋常的能力就越能被挖掘出來。事實上,很多成功人士的成長過程也已經證明,天才不是天生的,任何一個孩子,只要教育得法,都是可以有所作為的。
3歲的莫扎特就能登上音樂廳的舞臺演奏樂曲了,這麼出色的音樂素質源於什麼呢?毫無疑問,是他的家庭環境所具有的良好音樂氣氛。
莫扎特的父親是當時著名的宮廷演奏家和優秀的作曲家。當莫扎特還是嬰兒的時候,他的父親為了培養他的樂感,每天都讓兒子聽5支不同旋律的鋼琴曲,經過這樣的教育,莫扎特在3歲時就已經能登臺演出了。很難想象,如果不是父親的精心培養,莫扎特的潛在能力還能不能如此迅速地被髮掘出來?
很多人認為,從事某些行業或者成為優秀的人,都需要有特殊的才能,但是嬰兒不會說話,我們怎麼知道他有沒有這方面的才能呢?因此,只要從嬰兒時期就開始進行強化訓練,就能把孩子的內在能力開發訓練出來,使之成為優秀的人。如果想培養孩子們超常的能力,萬萬不可錯失孩子的嬰幼兒時期,只要及時地對孩子施行合理有效的教育,就會在他們身上看到出乎意料的效果。
家教故事
1800年,52歲的德國人卡爾?威特喜得一子。可令人沮喪的是,這個嬰兒反應遲鈍,顯得極為痴呆。卡爾?威特曾悲傷地嘆息:“我究竟有何罪孽,上帝給了我這樣一個傻孩子?”妻子也很洩氣:“這樣的孩子教育他也不會有什麼出息,只是白費力氣。”就是鄰居也為此感到擔憂,紛紛勸慰他們要“想開點”。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一章 發掘孩子的內在潛能(6)
然而,卡爾?威特並沒有絕望。他相信,只要從嬰兒時期開始教育,一般的孩子都能成為不平凡的人。他制定了周密而嚴格的教育方案,並且踏踏實實地按照自己的計劃去實行。結果這個被人嫌棄的傻孩子很快就讓鄰居們刮目相看了。小威特在*歲時已能夠自如地運用德、法、意、拉丁、英和希臘等6國語言,通曉動物學、植物學、物理學、化學和數學。9歲考入萊比錫大學,10歲進入哥廷哈根大學,12歲發表論文,14歲不到就被授予哲學博士學位,兩年之後又獲法學博士學位,被柏林大學聘為法學教授。
卡爾?威特對小威特進行早期教育的原則和方法都寫在一本名為《卡爾?威特的教育》的書中,這也許是世界上早期教育的最早文獻。
早期教育不得“揠苗助長”
一些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在學齡前就對孩子進行了大量的“智力投資”,進行早期智力開發,這本來是一種好現象。但有些父母卻過於性急,結果收不到預想的效果。
我們來看一個寓言:中國春秋時候宋國有一個人,嫌他田裡的禾苗長得太慢,就到地裡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點。回到家裡還誇口說:“今天我幫助苗長了許多。”他的兒子聽說後,到地裡一看,苗都枯死了。這就是大家熟悉的揠苗助長的故事。如果家長們忽視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特點以及教育的規律,急於求成,結果也如這個宋國人一樣,只會是弄巧成拙。
據報道,有一位母親給她5歲的孩子每天都佈置許多學習任務,不是寫生字,就是算簡單的加減法。孩子沒有玩的時間,也失去了和小朋友交往的機會,變得呆呆的。母親全不理會,認為只要上學學習好就行了。結果上學以後孩子的學習成績並不好,母親根本就不相信:我的孩子在幼兒期就認識七八百
《父母要學會關心孩子的心理》 第2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