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3章 宋光宗趙惇 (第1/2頁)

青燈不歸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宋光宗趙惇(1147年9月30日—1200年9月17日),是南宋的第三位皇帝,宋朝的第十二位皇帝,他在位時間為1189年2月18日至1194年7月24日。以下是對趙惇的詳細介紹:

一、基本資訊

姓名:趙惇

廟號:光宗

諡號:憲仁聖哲慈孝皇帝(初諡),後加諡為循道憲仁明功茂德溫文順武聖哲慈孝皇帝

年號:紹熙

在位時間:1189年2月18日—1194年7月24日

出生地:臨安府錢塘縣(今浙江杭州)

逝世地:壽康宮(今浙江杭州)

陵墓:永崇陵(位於今浙江紹興東南)

二、 生平經歷

早年經歷:

趙惇是宋孝宗趙昚的第三子,母親是成穆皇后郭氏。

紹興十七年九月乙丑日(1147年9月30日),趙惇生於孝宗藩邸。

紹興二十年(1150年),賜名趙惇,並授予官職 。

宋孝宗即位後,趙惇的地位逐漸提升,最終被封為恭王。

立為太子:

乾道七年(1171年),趙惇被立為皇太子。

登基為帝:

淳熙十六年(1189年),宋孝宗禪位於趙惇,趙惇登基為帝,改元紹熙。

統治時期:

趙惇在位期間,政治逐漸腐敗,他本人也受皇后李鳳孃的影響較大,導致朝政不穩。

他罷免了辛棄疾等主戰派大臣,朝政從宋孝宗時的清明轉向腐敗。

他與父親宋孝宗的關係緊張,因猜忌和恐懼而逐漸疏遠,最終 引發了“過宮風波”。

退位與去世:

紹熙五年(1194年),趙惇禪位於次子趙擴,自己成為太上皇,史稱“紹熙內禪”。

慶元六年八月辛卯日(1200年9月17日),趙惇因病崩於壽康宮,享年五十四歲。

三、性格特點 與影響

性格特點:趙惇體弱多病,性格懦弱且易受他人影響,尤其是皇后李鳳娘。他在位期間,朝政多被皇后操控,自己則沉迷於酒色之中。

歷史影響:趙惇的統治時期是南宋由盛轉衰的轉折點。他的昏庸無能、朝政腐敗以及皇后干政等問題,都加速了南宋的衰落。

四、後世評價

趙惇在宋朝所有皇帝中被認為是比較昏庸的一位。他的統治時期雖然短暫,但卻在南宋歷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記。後世對他的評價多側重於他的無能、懦弱以及皇后干政等方面。

綜上所述,宋光宗趙惇是一位在南宋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但又充滿爭議的皇帝。他的生平經歷、性格特點以及歷史影響都值得我們深入研究和思考。

趙惇,即宋光宗,南宋第三位皇帝,他在位期間(1189年—1194年)雖然有一些舉措和嘗試,但並未能實施重大的改革。以下是他在位期間的一些主要活動和舉措:

求言與限制臺諫:

趙惇即位之初,連下三詔求言,表現出一定的革故鼎新之意。然而,他並未能從建言中梳理出亟須解決的關鍵問題,也沒有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措施並付諸行動。

相反,他透過廢罷拾遺、補闕等官職,削減諫官人數,並重頒御史彈劾的依據和準則,以限制臺諫對皇權的約束。這一舉措削弱了朝廷的監察機制,對政治生態產生了不利影響。

相權與臺諫關係:

趙惇在位期間,開啟了“一相去臺諫以黨去,一相拜臺諫以党進”的先例,即相位與臺諫官的任免往往受到黨派鬥爭的影響。這導致了相權與臺諫相互勾結、結黨的痼疾,進一步加劇了朝政的混亂。

政治危機與內禪:

趙惇在位期間,由於他本人的性格缺陷和皇后李鳳孃的干政,朝政逐漸荒廢。他懼內心理嚴重,導致後期荒廢朝政;又聽信讒言疏離太上皇趙昚,引起了南宋的政治危機。

紹熙五年(1194年),在趙汝愚、韓侂冑等人的支援下,趙惇的次子趙擴被擁立為帝,即宋寧宗。趙惇則退位為太上皇,結束了他的統治時期。

經濟與社會:

在經濟和社會方面,趙惇在位期間並未有顯著的改革或舉措。雖然有一些減稅、節用、理財的嘗試,但這些舉措大多效果有限,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南宋面臨的財政問題。

文化與地名:

值得一提的

《華夏曆史至今多少年了》 第13章 宋光宗趙惇(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