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辭別乾城 (第1/3頁)
南無袈裟理科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虎皮……肥貓?
這是個啥狗屁名字?
小木匠心裡有些疑惑,不過既然是屈孟虎養的貓,他願叫個啥,就叫啥吧。
兩人又聊了幾句,隨後作了告別。
臨別前,屈孟虎似笑非笑,說那小畜生脾氣大,而且屁事也多,但性子還是良善的,只是缺乏教育而已,你跟它好好相處,就跟降那烈馬一般,一旦成了,說不定對你,還有些許好處呢。
屈孟虎去陪著劉知義,而小木匠則一人離開了鎮子上,朝著吳半仙那邊的草堂竹林走了去。
他很快就找到了洛富貴,問了一下,得知吳半仙果然沒有回來。
那傢伙不光是躲他們,而且也在躲龍武村的那幫竿軍輕功士,如果是這樣的話,吳半仙這傢伙說不定真的有可能腳底抹油,跑別處去了。
畢竟龍武村的那幫人都是坐地虎,得罪了他們,這兒就沒法待。
小木匠將當前的形勢與洛富貴說出,那高個兒漢子聽完,說道:“現在也只有如此了,但我得去老鄉那裡守幾天,防止張啟明那幫人報復,沒辦法陪你走;不過沒事,我倒是認識一個行船的人,正好可以搭你去渝城,他是排教出生,十分仗義,嫉惡如仇,是個信守承諾的人。”
聽到洛富貴說那人是排教出身,小木匠便鬆了一口氣。
他與魯大在西南一帶到處找活,自然知曉,這排教又稱簰教,分作沙排和竹排兩支,排教的人大家稱為排客子或沙排客、排骨佬。
它是中國古老道教中正一道的一個支派,是以社會底層平民為核心自組成的教派。
排教教義的核心是嫉惡如仇,扶危盡力,以法為本,不負師承。他們活躍在湘西大山,黔東南與黔北、乃至川東都有分支,這些人伐木換米,把樹木紮成大排,漂放於江水之中,順江而下,賣木交易,有時還會順長江而下,直至洞庭湖,都有蹤影。
排教的始祖,是那唐朝時的法師陳四龍,傳說他祖籍湘陰,非僧非道,法術自成一家,為人行俠仗義,因為有感於排工們生活的艱辛困苦、朝不保夕,從而下宏願,在有生之年治理洞庭水路,清除礁石、斬殺水怪,並且教導排工們在用竹篾黃藤綁著原木的木排上擺上大鼓、按上櫓,在放排時打鼓助威,以祛邪祟,並且用櫓來引導方向,久而久之,兼成一派。
不過經過千年變化,排教因為沒有漕運系統那等穩定,早就散落各處,只有一部分比較核心之人,會遵守這等規矩。
湘西這一帶的排教兄弟口碑不錯,所以小木匠方才會鬆一口氣。
兩人聊完,決定不在此處耗費時間,於是小木匠去喚醒了那頭不知道睡了多久的蠢肥橘貓。
這小主子睡得正香,給小木匠這般一打擾,頓時就兇相畢露。
它張牙舞爪,口中不斷“喵嗚、喵嗚”,表示抗議。
而且它還是個勢利眼兒,瞧見屈孟虎不在旁邊,越囂張,張開嘴,露出兩顆尖尖獠牙,彷彿那小老虎一般,渾身繃著,就好像隨時都要朝著小木匠給撲來。
說句實話,小木匠這些年來,也見過許多貓咪,甭說那家貓野貓,甚至是林子裡的狸貓,他都瞧過。
但他真的沒有瞧見這麼兇的貓。
那傢伙弓腰的一剎那,他甚至覺得這是一頭食人猛虎。
煞氣凜然。
嘿,還反了你啦?
若無依仗,小木匠說不定就慫了,但有了屈孟虎的交代,他卻壯著膽子,從腰間摸出了那根銅製短笛來,直接放在了唇間,開始吹了起來。
嗚、嗚、嗚……
兩長一短,兩長一短,兩長一短……
嘿,我還不信了,我甘十三、哦,錯了,我甘墨還治不了你這小畜生!
還別說,屈孟虎這人亂七八糟的旁門本事是真的強,他贈予小木匠的這銅笛一出來,嗚嗚作響,兩遍過後,那原本吃牙咧嘴,跟吃人虎豹一般的痴肥橘貓,頓時就慫了。
它是真慫了,就跟被唸了緊箍咒的孫行者一般,而且還特別沒有節操,趴到在小木匠跟前,有氣無力。
不但如此,它一邊用舌頭舔著小木匠的破布鞋,一邊還搖起了尾巴來。
哎喲喂,你可是一隻貓咪啊,又不是狗。
你搖什麼尾巴啊?
小木匠甘墨心中得意,放下銅笛,對那痴肥橘貓說道:“服不服?”
那肥貓:“喵嗚……”
它討好的模樣,跟之前的兇相,形成了極為鮮明的對比,讓旁邊的
《民國奇人有聲小說線上收聽》 第四十二章 辭別乾城(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