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 (第1/4頁)
管他三七二十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手,一定要親自照顧。
李氏想了想,覺得姐弟多在一起處處也好,這樣以後感情也更深些,便點了點頭。
曉晚(雙手合十,虔誠的仰望星空):上帝啦!請賜予我力量吧,讓我的PK分快點破百!
上帝(鄙視):笨蛋,應該去找你的親親大大們啦!我現在只“賣糕的”!
⊙﹏⊙b汗~好冷,呵呵~求收藏,求PK票,(^__^)~
第五十三章 上任
顧仲安逢單日在李氏的春暉院這兒,雙號就在郡主的蘭沁苑那裡,有時候也獨自在聽雨閣歇息,如果有事耽擱得太晚的話。聽了靖雯郡主有孕的訊息,顧仲安的心情有些複雜,高興自然是有的,同時也鬆了口氣,還有那麼一些的愧疚。
不過儘管如此,顧仲安也沒有太多時間去關注這件事,他去郡主那裡囑咐一番後,又回到了聽雨閣。再過兩天,他就要去翰林院報道了,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些日子,他一直在做著準備。
自從同窗至交好友王彥斐的事情發生以後,顧仲安便好好的研究了一下鹽稅的問題,越是深入的瞭解,一些很大膽的想法便不自覺湧入顧仲安的腦海,這對他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但也意味著是仕途上千載難逢的機遇。
鹽稅在歷朝歷代都是一件舉足輕重的事情,一般家庭,衣食住行,柴米油鹽醬醋茶,除了鹽,基本上都可以自給自足,所以食鹽幾乎是現在唯一一種最為重要的長途貿易商品。
顧仲安被授予了翰林修撰,雖然還沒有正式上任,但是已經有資格去查閱翰林院保管的各種資料典籍。他發現,整個雍熙王朝現在的人口記載是八千萬,大約共有一千五百萬戶,按人均食鹽六、七升算,每年需要產五百萬石的食鹽;鹽稅基本上佔整個朝廷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多的時候可以達到四成。
而現如今最重要的鹽產地是兩淮流域,鹽城、泰州一代,鹽產量能佔到全國的一半左右。目前朝廷的做法是,將沿海及產鹽地區的居民點檢為“灶戶”,專職為官府生產食鹽,並且規定每年有上繳官府的產量定額,也就是“額鹽”,以此代替一般民戶承擔的賦役。灶戶由政府提供“牢盆”等工具製鹽,成品鹽由官府定價收購,也就是實行的政府專賣制度。
另外,朝廷專設“鹽運使”衙門管理鹽的產銷,並在產鹽地區設立鹽場,徵收灶戶的鹽產。朝廷戶部每年再印發“鹽引”,每“引”一號,分前後兩卷,蓋印後從中間分成兩份,後卷給商人的,稱為“引紙”,前卷存根稱為“引根”。這是一種經營運銷食鹽的特許狀,同時兼顧到鹽場提取食鹽的提貨單和運銷食鹽的通行證的性質。一張鹽引可以到鹽場提取官鹽十石,朝廷還對每一個鹽產區都指定了固定的販賣區域,商人必須按照指定的地點持鹽引運銷食鹽。
鹽引的有效期僅一年,一張鹽引值十兩銀子,也就是說,朝廷靠販賣鹽引所得的鹽稅一年約有五百萬兩白銀的收入。現在,一升鹽的市價大約是五十文,也就是說一張鹽引提的十石鹽可以賣五十兩銀子,利潤翻了四倍,是一項暴利很高的營生。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販鹽的利潤如此之高,需求又旺盛,自然有人鋌而走險。朝廷對“私鹽罪”的處罰是,初犯杖一百徒三年,有拒捕行為者斬,鹽貨及運輸工具全部沒官。民間百姓買食私鹽者也要處杖一百。
而且,為了有效遏制和查處私鹽,鹽商運輸官鹽的路徑都是被指定的,沿路要接受巡檢司的檢查。運鹽到岸後,首先要到州縣衙門報到,由州縣長官親自檢驗鹽引和鹽貨是否相符、商人的姓名是否和鹽引上登記的相符、鹽引是否有效等等。經衙門核准後,鹽商才可以發賣官鹽,每一批賣完後,要在十天內將鹽引送交衙門,由戶房書吏核實後剪角登出,暫時存檔,每年末匯總轉送本省布政使司衙門。使用過期鹽引、不按指定地點銷鹽“犯界”、所運官鹽超過鹽引限定的數目,都要比照“私鹽罪”處罰。
顧仲安還發現彥斐兄說的鹽引數目多發的情況是普片存在的,除了戶部每年都會多發些,皇帝也會給寵信的大臣和妃子賞賜鹽引,一年正常情況下,只需五十萬張鹽引,有時候卻會發到六、七十萬之多。這樣就導致了鹽商常常到了鹽場提不到官鹽,尤其是優質的兩淮、兩浙鹽,鹽商提取都要排隊等候,好多甚至等了大半年還提不到鹽,而鹽引的有效期也才一年。好些地方,都傳出鹽商對這種局面非常不滿的訊息來。
還有一個令人擔憂地問題就是,由於不同產區鹽地資源﹑運輸﹑生產條件存在著
《重生富春山居》 第24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