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荒漠化治理 (第1/2頁)
秋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建國想了想,瞅著孫宗遠: “一片荒山野嶺上,怎麼養蓮藕?我怎麼沒聽說過呢?” “我的想法是建設藕池,裡面放上土,施上肥料,明年五一左右就可以種藕了!” “成千上萬畝的藕池,你從哪裡來藕種?你從哪裡學來的種藕技術?” 李建國繼續問道。 李書記的話還真是實話,現在的年代,還沒有荒灘種藕技術,更沒有南斯拉夫蓮藕品種的進口。 孫宗遠沒想到超越現在時代的技術了,但是自己挖的坑不得自己填嗎?哪怕是流著眼淚。 “這不是去年我去農學院談養豬的事情時,在一起吃飯聽他們隨口說起來的,我就問了幾句,還找了本書看看學習一點知識,當時就感覺我們這裡種樹樹不長、種草草不長的不毛之地不就可以開發養藕了嗎?” “我還想,就是藕種不夠,我們也可以種植水稻啊,我們這裡一般都是種玉米、地瓜和穀子,很少吃到大米,讓群眾種點水稻換換口味,改善群眾的生活也不錯,難點是建立藕池或者水稻田需用資金還是很多的。” “建立一畝藕池需要多少資金啊?”趙雲成問。 “一畝藕一般分兩個藕池,底下水泥鋪地十公分,圍個五十公分高的圈需要一噸水泥和五百塊空心磚,池子裡還需要填至少四十公分的土,種植的時候一畝地還需要1噸土雜肥和20公斤複合肥,成本合到一畝地450元左右吧,具體施工可以做個詳細預算出來。” “那麼多啊,一般人還真的承受不了。”趙雲成撓著頭髮說。 “荒漠化治理,上級應該有扶持資金,我們鄉里最好再扶持一點,戶裡的投入就會大大減少。如果我們在出臺優惠政策,比如十年不繳納承包費等任何費用,可以調動部分群眾的積極性。” 李建國書記拿起電話打給安陽縣水土保持中心,一會兒之後,李建國放下電話又打給農業局,幾分鐘之後,李書記放下電話說: “荒漠化治理上級確實有扶持政策,我們鄉里的那片鳥不拉屎的土地,符合上級要求最高等次的扶持,一畝地給150元,農業局對建設蓮藕這樣的蔬菜基地建設也有80塊錢的扶持,旱地改水田的可以給予50元的補助。建設藕池是230元的補助,建設稻田是200元補助,我看我們一畝可以再補助50元,今冬能夠建設5000畝就很不錯了,明年財政收入增長了,我們可以建設1萬畝或者2萬畝,看著那片土地閒著,我打心裡疼啊!” 李建國用手指頭點著筆記本,然後又搓搓臉。 “我看行,我們出臺好政策,上面的扶持今年也到不了,我們可以協調銀行給戶裡貸款,一家500元就可以建設一畝藕池或一畝稻田了,十年不繳納任何稅費屬於白拾的收入,群眾積極性會有的,財政錢不夠,到明年底我們財政收入上來了再兌付也不為過吧。” “我看我再去找下隋縣長,讓他也出點血,有成績大家均沾嘛!” 哈!哈!哈! 幾個人頗有李雲龍算計得逞的笑臉! 孫宗遠回到辦公室,根據剛才三個人碰頭溝通的意見,起草了一份《紅花鄉關於荒漠化治理、建設高標準農田、種植蓮藕和水稻的實施意見》,心裡有計劃,下筆如有神,龍飛鳳舞一番之後,自己稽核一遍,修改了幾個錯別字和標點符號,交給黨政辦秘書,讓他整理下交給書記鄉長審閱。 按照一畝地產出1000斤稻穀計算,一斤稻穀2毛錢,可以有200元的毛收入,冬小麥再收600斤,一斤0.21元,也就是120元,合計一畝田有320元的毛收入,去掉種子化肥,能掙200元,全鄉人均增半畝田,也就有了100元的純收入了。 上面政策再扶持一點,基本上前期投入的資金建設藕池稻田,一年就可以回本了。有人說你沒有算工錢,我說你是個傻鳥,那個時候哪有工錢一說,老百姓的工時是不打數的! 李建國書記和趙雲成鄉長一同去縣委找書記縣長彙報冬季大生產工作了,據說晚上還住在縣城等待訊息的,第三天下午,兩個人才風塵僕僕滿面紅光的回來了。 黨政辦的公務員把孫宗遠通知到李建國書記辦公室。 李建國書記站在全鄉地圖面前,一手扶著腰,一手在地圖上給趙雲成和孫宗遠比劃著: “我考慮除去開發區的土地六萬畝準備建立工業之外,我們全鄉還有2.4萬畝荒漠化土地,我的計劃是分成三年全部改造成良田,第一年我們先試試水6000畝,明年8000畝,爭取兩年之內完成。” “怎麼這麼急呀?”趙雲成一臉迷糊的問。 “老趙,你糊塗了,只要我們建設有了成效,那些縣裡的、鄉里的哪個不去爭取資金上馬改造啊,到時候怕是僧多粥少上級補助不夠了。” 李建國擔心的看著他們倆! 孫宗遠心裡想那樣一定是不夠分的,全縣30多萬畝,全地區200多萬畝,那得多少補助啊? “宗遠,你提示了我們,我去縣裡,縣裡也正著急
《重生回到80年代當農民》 第94章 荒漠化治理(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