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抗旱救災 (第1/2頁)
秋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麥收夏種之後,群眾地裡的活也就是搞搞施肥、除草、治蟲等工作,活也不累,週六週日孩子們放假也可以給家裡幫幫手、放放牛羊鵝鴨。 自從入夏第一場雨,一個多月的時間老天爺一直沒有一絲雲彩,晴朗的藍天上掛著個明晃晃的大日頭,照的人暈乎乎的一身汗。 地裡旱了,群眾想了很多辦法從汪塘溝渠裡取水澆到地裡秧苗根上。 紅花鄉有幾個位居山腰的自然村竟然泉水都停了,生活用水和飼養家畜家禽用水,不得不從山腳下溝渠裡挑水上山。 山上瘠薄的地方灌木叢的葉子一天都耷拉著腦袋,下面的荒草也成片的枯黃了。 抗旱,是當前紅花鄉最緊急的任務。 鄉里傳達了縣裡的抗旱會議精神,要求全體脫產幹部全部下沉到各村指導抗旱工作,抗旱工作不結束吃住必須在村子裡。 縣裡給紅花鄉調撥了40臺柴油抽水機和10噸計劃內柴油,紅花鄉又透過關係從省城裡購置了48臺抽水機,按照人口多少和旱情情況,拿出80臺分撥給41個行政村,鄉里留出8臺解決中小學吃水和應急使用。 鄉里又號召各村隊打壩攔蓄河水、從溝渠中挖井取水、澆灌莊稼科學用水、生活中要節約用水,一系列抗旱措施迅速在全鄉貫徹下去得以實施。 孫宗遠陪著李建國書記走訪了幾個偏遠、極度缺水的山村。 看到了乾枯的河溝、滿地的枯黃和拉水的牛車,李建國一屁股坐在葉子快要落乾淨的路邊槐樹底下,搖了搖草帽子,看著老天喃喃的說道: “有什麼辦法呢?不然下半年是收不到糧食和果品的啊。” 透過一上午的瞭解,孫宗遠也知道群眾抗旱的措施都用足了,但是現在溝裡塘里根本沒有水了,水塘都下挖兩米多深遇到原土了,水是一滴也沒有流出來。 “書記,我們是否可以去申請省裡地質勘探院派專家給我們選址打井啊?” “哦,你這個方法好,走,我們趕快去縣裡給領導彙報一下今晚連夜去省城找他們!” 李建國說著就開始騎著腳踏車飛速的向縣城而奔。 騎著腳踏車平時三個小時到縣城,這次不知道哪裡來的幹勁,兩個小時就到了縣城,李建國找到王佩忠書記一說打井的事情,王佩忠一拍腦袋: “打井,我怎麼就沒有想到呢?” 隨機安排隋剛縣長帶著縣裡救援信和李建國緊急出發去省城。 李建國坐到車裡才想起來還沒有吃完飯呢。 孫宗遠看著隋剛縣長的車子出了縣委大門,就又回到王佩忠書記辦公室。 “王書記,除了去省城之外,我們還可以請求地委,向其他沒有發生旱情的地區申請幫助給我們打井,打井費用也不少,是否可以申請地區給我們撥付點救災資金啊?” “對,你協助辦公室抓緊起草個報告,我聯絡地區李書記。” 十五分鐘後,王佩忠拿著打井的申請和抗旱資金申請,帶著孫宗遠和秘書急忙趕到乾河地委。 李傳友書記聽了王佩忠的彙報,特別是孫宗遠下鄉入村看到的旱情之後,又緊急安排地委辦公室人員分別給各個縣市打電話瞭解旱情,二十分鐘後,地委辦公室拿著匯總的資料給李傳友彙報: “全地區存在普遍旱情,特別是西部三個縣山區鄉村旱情非常嚴重,有17個鄉鎮8萬多人和9萬多頭牲畜存在吃水困難,有二十萬畝農田秧苗基本枯萎。” “讓孫配清專員過來。” 一會孫專員拿著筆記本來到李傳友辦公室,李傳友讓王佩忠又彙報了下安陽旱情,又把全地區的旱情情況遞給他: “這個旱情我們得給省委彙報了,請求省委協調有關部門和沒有旱情的地區緊急來支援我們啊,老孫,你牽頭拿個方案,把地區領導和有關部門分到各個縣市裡支援抗旱工作,地區拿出點資金來專項用於抗旱,地委下個通知,今天下午五點召開地級幹部和有關部門的抗旱會議,你安排工作,我負責強調!” “好的,我這就研究拿出方案!” “宗遠,你在抗旱一線,知道下面情況,你就給我參謀參謀吧。” “好的,孫專員!” 乾河地委下午五點召開了完抗旱工作會議。 省委根據乾河地區的彙報,又排程了各地市的情況,也發現三個地區旱情有嚴重發展的趨勢,經過研究,晚上十點召開了全省抗旱工作會議。會議要求: 省裡拿出500萬元抗旱資金,動員全省地質、礦產等部門全力以赴幫助旱情嚴重地區打井抗旱。城市道路暫緩灑水,灑水車輛全部調運到乾旱地區保吃水、保牲畜用水,安排沒有發生旱情的地區對口幫扶旱情嚴重地區,同時強調要注意社會穩定、減輕農民負擔,防止森林火災事故發生等等。 第二天,省長就來到乾河地區,由地委領導陪著來到了安陽縣紅花鄉,省長專門來到了旱情最為嚴重的兩個自然村,當即指示給紅花鄉撥款10萬元,並由乾河地區消防大隊拉水給這兩個村79戶群眾用,對紅花鄉和安陽縣在抗旱救災方面的措施給予肯定
《重生回到80年代當農民》 第77章 抗旱救災(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