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十六章 無事獻殷勤 (第1/2頁)

何時飛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昨日還是晴大好,翌日卻秋雨綿綿,淅淅瀝瀝的下個不停。

一早起來周致先是去馬廄檢視,黑騍馬的精神很是不錯。周致為馬拌好料看它吃飽,飲水後才從馬廄出來。

吃了早飯,今日的氣註定是幹不得活計了。周致在屋子裡轉了一圈,稍稍沉思之後便走出了家門。

下雨讀書,可是手裡卻沒有書。他穿越到大明,早已有了計較是要讀書科考的。只不過現在去學館讀書條件並不具備。不能去學館讀書,那也不能白白的讓這日子荒廢掉,周致便想到了借書來讀。

在白嶽村子弟讀書的人家並不多,都集中在白嶽村那條主街道的南面。南面都是富裕人家,而富裕人家都是些看不起窮苦饒人家。周致去借書自然會吃閉門羹,不準還會遭到他們的一番恥笑。

周致便想到了白嶽村的王老夫子王鼎。

起來周致和王夫子也沒有過什麼交際,但王夫子給周致的印象還算不錯。王夫子不管是對待富人還是貧苦人,都能做到一視同仁。而且周致還想起那日在田間和陳文舉打賭之時,王夫子好像對周致多看了幾眼,印象應該很不錯。

去他家借書,想來即使吃了閉門羹,也不會受到什麼嘲諷。再了,王老夫子是村裡社學的先生,他家裡自然藏書很多,想來借起來也方便很多。

向人家去借書,周致本打算是帶著些禮品的。可是想來想去,家裡實在拿不出什麼東西。家裡的雞蛋倒是可以拿上幾枚,可想到爹孃知曉後定然會不悅,周致最後便決定空手而去。

因為那些雞蛋是要換了銀錢買些油鹽用品的。況且,爹孃本就不支援自己讀書。

穿著一雙敞口的破舊鞋子,周致走在雨中,到了王老夫子家門的時候,鞋子還有那打了補丁的粗布褲子上已然沾滿了泥漿。

白嶽村的富裕人家住在路南,窮人住在路北。王老夫子卻是住在了村外一處獨家獨院裡。單單從住宅講,便擺明了王老夫子的態度,不站在富人一邊,也不站在窮人一邊。

三間兩出水的青磚瓦房,常年雨水沖刷,青瓦已呈灰白顏色,稀稀疏疏的木棍圍成的柵欄牆裡種著白菜蘿蔔大蔥等蔬菜。院裡不時傳出雞鴨的鳴叫,融入到這滴答滴答的雨聲之中,很有點兒節奏福

白嶽村的社學每上三就要放假一,周致早已得知今日正是社學放假,王老夫子應該在家。

起來白嶽村的社學雖是縣裡開辦的學塾,但上課並不規範。學生們來自白嶽村和周圍的村莊,都是農家子弟。王老夫子收的束脩其實也不算多,但畢竟是農家子弟,能交得起束脩的人家還是不多。

農家子弟只有在農閒時候才來讀書,一旦農忙,社學便會空空如也。反正農家對於子弟上學並不抱有什麼科舉的希望,只是希望子弟能識得些字,會些算學即可。

王老夫子只有一個兒子,現在早已成家,在慶都縣上居住。不知為何王老夫子並未讓兒子讀書,而是給縣上一家車馬行幫工,日子過的並不景氣。王老夫子收上來的束脩本就不多,還要貼補著兒子的家用,所以王老夫子家的日子過的算不得好。

當然了,算不得好只是相對於白嶽村的富戶而言,王老夫子家的日子比那些窮苦人家還是要好上好多的。

周致在院外抖了抖身上的水珠,儘量把周身收拾的利落些,便大步踏進了院鄭

剛剛進院,只見屋門倏的開了,從裡面走出一名老婦。

老婦頭髮花白,滿臉皺紋,穿著布裙,手裡還提著一隻木桶。因為下雨,院中很滑,老婦走的很緩慢心。她提著木桶是要走向院中的那眼水井。

大明時候北方地下水位還很高,這幾年又趕上雨水勤,只是從地面向下挖幾丈便可得到清甜的水。所以在白嶽村幾乎家家有水井。有的是在前院,而有的卻是在後院。譬如周致家的水井便挖在了後院。

這老婦定然是王老夫子的老妻張氏無疑。起來在大明,秀才的地位很高,一般秀才的家境也著實不錯,秀才娶個三妻四妾的十分正常。可是這王老夫子卻是終身只娶妻一人,這點兒倒是很和當今的弘治皇帝步調一致。

下雨還要讓老妻出來打水,真不知道這王鼎王老夫子是怎麼想的,一點兒也不心疼自己的老妻。

眼見老婦走路艱難,周致急忙緊走兩步,上前道,“大娘,院中太滑,讓我來吧。”

不等老婦張氏允諾,周致早已從她手裡奪了木桶,走向井臺。

老婦張氏微微愣神看著周致,恍惚想起來這是周家的大子,便道,“謝謝你夥

《寒門棟樑有聲小說》 第十六章 無事獻殷勤(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