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舟行(甲) (第1/2頁)
梅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水退寒來洲起,沼成浪靜冰封。綠氈百里染霞中,懷抱幾盤彩鏡。輕步藜蒿沙地,鶴鵝濺起無蹤。微風飄近賣魚聲,圓我佳餚舊夢。”吟詠這首老詞的是江西修水縣文化館的郭館長,六十多歲的年紀,身體格外硬朗,略帶點江西口音的頓挫,很有點當地戲曲饒河調的韻味。倒是和麵前開闊的鄱陽湖,星星點點的舟船,如黛如霧般的遠山盛景非常的合拍。
我和他坐在船頭,雖然柴油機的轟鳴聲有點破壞湖光意境,偶爾還有嗆鼻的燃料油煙飄過,但聊聊鄱陽湖兩千年的傳說故典,點評幾句同樣放舟湖上的千古風流人物,倒不讓人覺得厭煩。
可船艙裡的曹隊顯然沒我們這份閒情雅緻,正一個人悶頭看著一大摞厚厚的卷宗,手上擺弄著不鏽鋼的保溫杯。小雷和當地水務局、公安局的幾個同志在船尾閒聊著,不時拿起望遠鏡在湖面上搜尋著,但千里碧波如洗,偶有白鷺驚飛,又能看到什麼不同?
我是九六年的春節剛過,北京城的鞭炮還零零落落的響著,就被曹隊從家裡拽了出來。飛南昌的飛機上,他才告訴我去鄱陽湖的原因。
九五年秋天的時候,江西省文化局邀請了中國考古研究所的幾位專家,考察鄱陽湖的海上絲綢之路。自唐代起,景德鎮陶瓷的繁榮,使得鄱陽湖成為中國最重要的陶瓷外銷的水路運輸通道,湖岸邊更是碼頭林立,商鋪綿延,繁盛了幾百年之久。於是專家們便把鄱陽湖列為海上絲綢之路的源頭,準備深入的進行文化和考古研究。
這一批的專家還包括當地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員,當地的水文、地質專家、幾名潛水員,大約三十人,乘坐一艘一千噸級的考察船進入了鄱陽湖。起初,考察一切順利,湖面天氣晴朗,能見度很高,考察隊利用枯水季節,鄱陽湖水面較低,先考察了古梟陽城的遺址。又進入湖心地區進行了水下考察,很幸運的在湖底的淤泥中,發現了一艘古沉船的殘骸,還打撈上來了幾件似乎是明代的碎瓷片,大家為此都很振奮。
鄱陽湖這地方很怪,從唐代開始,就經常發生沉船的事故。而沉船的原因更是邪乎,往往前一刻湖面還風平浪靜,忽然間,天上陰雲密佈,狂風大作,湖面會出現巨大的漩渦,大浪湧起一丈多高,船就消失的無影無蹤了。有時,在這種詭異的天氣下,一次有過十幾條船同時沉沒的情況。
古時,船隻多為木製,禁不住大浪還可以解釋,但到了近現代,變成了鋼鐵巨獸,依舊會沉入湖底。最有名的抗戰時,日本有條運兵船叫神戶號,兩千噸的排水量,四二年時載滿了劫掠來的財寶,從鄱陽出發,經九江去上海,同樣遇到了天光驟暗,狂風大浪和漩渦,毫無徵兆的沉沒在了湖底。
日本駐華部隊派出了十幾艘船去搜尋,但連神戶丸的影子也沒見著,反而又失蹤了兩艘。日本投降後,國民黨政府得知了神戶丸的事情,就委託美國的一家打撈沉船的專業公司來打撈,沒想到美國的打撈船也沉沒在了鄱陽湖,有幾個工作人員僥倖生還,但絕口不提當時遇到的事情,有人還在獲救後不久,精神失常。沒有人知道謎底,不知什麼原因,民國政府封鎖了訊息,但還是停止了打撈工作。
解放後,鄱陽湖船隻失蹤沉沒的事件並沒有減少,郭館長告訴我,僅僅七八十年代,就有一千多艘船隻沉沒,所有歷史上有據可查的沉船事件裡沉沒的船隻就超過萬餘艘。但奇怪的是,很少有發現沉船的報告。要知道,鄱陽湖的平均水深七米多,最深的地方也只有三十多米,一萬多艘沉船,足夠鋪滿整個湖底。這些年,鄱陽湖的水面逐步縮小,枯水季節時,大半個湖底都會裸露出來,可也沒有看到沉船的殘骸。要說古代木船時間長了,完全腐朽掉了還說的通,但那些近代沉沒的鋼鐵船隻又到哪裡去了呢?
所以考察隊發現了一艘明代沉船的事,足夠讓大家歡欣鼓舞。考察隊乾脆把船停在了湖中,標記好沉船的地點,準備第二天早上,對沉船進行全面的打撈。可誰也不知道當天夜裡發生了什麼。根據附近漁民的說法,凌晨的時候,湖上狂風大作,還有短暫的雷聲,湖面上有一大團明亮的白光升起,但沒多久湖面就恢復了平靜。
但科考隊那條千噸級的科考船,連同船上的三十多人都失蹤了,在天光放亮的早晨,無聲無息的消失了。江西省政府出動了幾十條船隻進行了拉網式排查,歷時一個多月,一無所獲。
與之前所有的失蹤事件一樣,考察隊的船如同蒸發在了空氣裡,搜救毫無線索。大約一個月以後,在鄱陽湖最南端的軍都湖裡,有漁民發現了潛水員的破碎的潛水服,氧氣瓶,經過辨認確實是科考
《院上村書記》 第一百四十四章 舟行(甲)(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