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三十七章 翻窗 (第1/3頁)

冰臨神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又過了兩天,韓孺子才找到機會與皇太妃單獨交談。

名義上,內宮的總管人是皇后,可崔小君也跟皇帝一樣有名無實,一切權力都在太后手中,當太后忙於與大臣爭權奪勢的時候,內宮就交歸皇太妃管理。

皇太妃每天都來皇帝居住的泰安宮巡視一圈,可是想屏退眾多隨從卻也不易,總得有個理由。

太后就是唯一的理由。

“小皇后一怒,太后有點擔心你會倒向崔家了。”這天傍晚,皇太妃終於可以不受懷疑地屏退太監與宮女。

“有東海王在,我怎麼會……哦,這也是太后將東海王留下的原因之一吧。”韓孺子明白了,東海王差不多就是崔家的天然屏障,時刻提醒韓孺子,崔家不可能接受別的皇帝。

“太后只是有點擔心,我相信陛下不會倒向崔家,崔家勢力太大,朝野矚目,也是太后盯得最緊的一塊。”

“想都沒想過。就算我願意,崔家也不願意。”韓孺子的確沒想尋求崔家的支援,“羅煥章是怎麼回事,他是東海王的師傅,應該算是崔家的人吧?”

“羅先生不只是崔府西席,還是東海名儒,教過不少弟子,其中也包括太后與我。”

桓帝還是東海王的時候,力推仁義治國,為作表率,延請國內知名的儒生進府教化後宮,時間不長,隔簾授學,先生與弟子相互間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眾多名師當中羅煥章給府內諸人留下的印象最深。

羅煥章不願做官,卻喜歡教書,基本上來者不拒,上至王侯將相下至販夫走卒,都有他的弟子,交遊遍及天下,許多友人甚至是崔家的仇敵,他也從不避諱,而是公開交往,崔家為搏名聲,反而還要小心侍候這位教書先生。

朝中大臣不乏羅先生從前的弟子,大都是正統的保皇派——不管皇帝是誰,只要正式登基,就是他們保護的目標,當他們想要與深宮裡的皇帝取得聯絡時,很自然地想到了正在教授國史的羅煥章。

羅煥章則想到了上官皇太妃。

皇太妃還是東海王府裡的端良人時,負責養育王子,為此傾盡心血,王子需要良師教授時,她第一個就想到了羅煥章,派人以重金延請。

羅煥章卻是個大忙人,當時正在外地雲遊,等到重返東海國的時候,王府已為王子請到師傅,但是隨時都願為羅師換人,羅煥章聽聞之後,立刻離去,甚至沒在家過夜,絕不願奪人之美。

即便如此,端良人和東海王妃仍將羅煥章視為王子之師,王子從八歲起就給羅煥章寫信討教疑難,羅煥章無論身在何處,接信必回,直到東海王被封為太子,王子成為皇太孫,羅煥章中斷聯絡,不再回信。

王子的信裡一定是透露了某些細節,羅煥章很早就猜出上官氏姐妹之間暗藏矛盾,可能比當事人察覺得還要早,他視之為自己不該瞭解的秘密,從未向外人透露,可是當他要在皇宮裡找一位聯絡者時,馬上想到了皇太妃。

兵行險招,羅煥章此舉冒著生命危險,如果他此前猜錯了,或者皇太妃與太后早已合好如初,他的試探就是在往自己脖子上架刀。

他猜對了。

“羅師與我都不求顯達,他為仁義,我為報仇,陛下事後獎賞那些暗中支援您的大臣即可,至於羅師,連名字都不要提。”

回想羅煥章的形象,韓孺子由衷地說:“東海王真是幸運。”

皇太妃微笑道:“是崔家幸運,當時羅師正在京城訪友,這位友人恰好得罪崔家,羅師為了救人才同意進府擔任西席一職,可他不是崔家的人,從前不是,現在更不是,羅師和他教出的弟子們,向來反對外戚干政。”

韓孺子心中的信任又多了幾分,終於問到最重要的事情:“我要怎樣才能制伏左吉?”

皇太妃沉默了一會,“左吉的事情太醜陋,我不想說,我只能告訴陛下:每天上午送陛下前往凌雲閣之後,左吉都會去附近的仙音閣休息,陛下若能出其不備闖進去,十有八九會捉到他的把柄,只需威脅說要將事情捅到太后那裡去,左吉就會老實聽話。”

韓孺子撓撓頭,皇宮裡總有“能做不能說”的事情,這讓他困惑不已,“左吉的把柄連太后都不知道,皇太妃怎麼會知道?”

皇太妃笑道:“登高望遠,卻偏偏看不到山下的風景。太后盯著的是崔家、是朝堂、是遠在數千裡之外的齊王,卻忽略了身邊的左吉。知道左吉把柄的人除了我還有幾個,可是誰也不會向太后告密,因為太后一怒之下會連告密者一塊收拾掉。”

皇太妃臉上的笑容消

《孺子帝好看嗎》 第三十七章 翻窗(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