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七十四章 紙上談兵 (第1/3頁)

冰臨神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晚餐頗為豐盛,韓孺子卻覺得不如早飯時的米粥鹹菜好吃,在一旁服侍的張有才也有同感:“吃的時候不覺得有什麼,現在鼻子裡全是那時候的味道,真是奇怪。”

飯罷,韓孺子回到書房裡,正房的臥室還在收拾,他仍要暫住此處。

房內擺著好幾只木箱,裡面全是筆墨紙硯和扇子、佩飾等小物件,就是沒有書,看來以後還得自己去買。

張有才進來點上蠟燭,問道:“主人,真的不用我服侍嗎?”

韓孺子搖搖頭,他喜歡一個人待在書房裡。

入夜不久,蔡興海回來了,他這一天也沒有閒著,一直在外面奔波,終於帶回至關重要的資訊。

“明天黃昏時分,倦侯夫人會從北邊的蓬萊門出宮,走華實巷、佛衣巷和疏影巷,從後門送入崔宅。”蔡興海吐出一口氣,“真是太過分了,夫人好歹曾是皇后,就算被廢,也有資格正大光明地出宮,從正門進家啊。”

韓孺子同情崔小君,更要將她接到倦侯府了。

楊奉的心思卻從來不在倦侯夫人身上,問道:“立帝之事可有訊息?”

蔡興海嘆了口氣,“太后將東海王留在了慈順宮,中司監景耀這些天頻繁往來內宮與南軍之間,看樣子是要立東海王。”

“東海王也算得嘗所願。”韓孺子心裡還是有點嫉妒的,一想到以後可能要向東海王跪拜稱臣,更覺難受。

楊奉坐在一隻箱子上,想了一會,說:“未必是東海王。”

蔡興海知道楊奉是個聰明人,可是更相信自己打聽到的訊息。“外面都傳開了,說是崔太傅執掌南軍,要求太后必須立他外甥為帝。否則就要血洗京城。我在北軍的時候,那邊的將士人心惶惶。都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要開戰。”

“可你還是能帶一批人進城,說明北軍根本沒做好準備開戰。”楊奉說。

蔡興海撓撓頭,“沒辦法,北軍一團散沙,已經這樣多少年了,太后就算要與南軍對峙,也不會用他們。還有,我聽說好多大臣都跑去討好崔太傅。進不了南軍大營就去城裡崔宅遞貼子送禮,崔家大門前已經車水馬龍幾個月了。”

楊奉笑而不語,蔡興海聊了一會告退。

楊奉站起身,“倦侯怎麼看。”

“我瞭解的資訊太少,沒辦法做出判斷。”

“瞭解的資訊太多未必就是好事,倦侯得學會見微知著。”

韓孺子想了一會,“昨晚你曾經讓我思考一件事:貴為至尊,怎樣才能清晰表達出自己的意思。”

“嗯,你有答案了?”

“還沒有,我在想一個相反的問題:貴為至尊。怎樣才能瞭解臣子的真實想法,這才是太后眼下最大的困境。”

楊奉點下頭,“設身處地。這是見微知著的關鍵,請倦侯接著說下去。”

“太后拖了五個月才讓我退位,期間謠言四起,如蔡興海所言,不少大臣投向崔家——或許這就是太后瞭解臣子真實想法的手段,觀其行,而不只是聽其言。”

楊奉不置可否,抬手示意倦侯繼續說。

“有討好崔家的,就有躲避崔家甚至反對崔家的。如此一來,太后就能看出大臣當中誰能站在自己一邊。”韓孺子沉思。想象自己就是太后、就是掌握大權的皇帝,事情慢慢變得明朗一些。“太后絕不會立東海王,東海王和我不一樣,他有崔家做靠山,立他為帝,會給朝廷一個錯誤資訊,讓大臣以為崔家得勝、太后慘敗,那樣的話,她就再沒有翻身可能了。”

楊奉終於點下頭,“這正是我的猜測。”

韓孺子心中的困惑沒有消除,反而更深了,“這麼顯而易見的事實,崔太傅看不出來嗎?等得越久對他越不利啊,還有那些大臣,他們也犯同樣的錯誤嗎?”

楊奉微微一笑,“事情哪有這麼容易,倦侯只設身處地想過太后,還沒想過崔太傅呢。”

韓孺子又想了一會,嘆息一聲:“太難了,崔家在朝中根深蒂固,崔太傅又奪回了南軍兵權,勝算頗大,尤其是太后讓我退位,無異於向崔家示弱。太后縱有神機妙算,未必能夠成功。怪不得有些大臣會投向崔家。”

“所以倦侯退位遠離紛爭,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韓孺子笑了笑,退位容易再想奪回位置卻難,他也只能坐山觀虎鬥,過過嘴癮了,“那太后會立誰當皇帝呢?韓氏子孫不少,可是桓帝之子只有我和東海王,立別人為帝,她的太后之位就有點名不正言不順。難道她還是要立東海王,但是想到辦法

《孺子帝好看嗎》 第七十四章 紙上談兵(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