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宮中計程車兵 (第1/2頁)
冰臨神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門外燈火通明,路上站滿了頂盔貫甲計程車兵,只留出一條極為狹窄的通道,就連見慣大場面的東海王也嚇得呆住了,止住腳步,不肯邁過門檻,拽著韓孺子的胳膊,顫聲說:“這不是宮裡的侍衛。”
韓孺子也有點猶豫,昨天登基的時候他曾經望見過大批的儀衛,相距比較遠,只看到無數色彩鮮豔的旗幟、盔纓、甲衣和兵器連成一片,像是堆積成山的花燈,威嚴有餘,勇猛不足。
此刻站在門外的這一批士兵不同,身上的甲片互相摩擦,發出極具威脅性的響聲,手中的刀槍在燈火的映照下奕奕閃光,明明離著十幾步,感覺就像是抵在了胸口,區區百餘人,比排列整齊的數千名儀衛更顯猙獰。
“他們是來保護陛下的。”楊奉輕聲道,擁著皇帝走出大門。
東海王急忙跟上,在這種時候他可不想落單,可心裡仍然惴惴不安,也不管楊奉能否聽到,對韓孺子說:“他們都是從城外大營來的,不知是北軍還是南軍——啊,肯定是南軍,太后把她哥哥的軍隊調來了!我就說……”
外來士兵的數量不只這一百餘名,整座皇宮似乎變成了軍營,到處有三五成群計程車兵駐守,平時隨處可見的太監與宮女這時全都不見了蹤影。
東海王嚇得幾乎癱軟,要由兩名太監攙扶著前行,韓孺子開始時有些害怕,很快恢復坦然,無論楊奉所謂的“時候到了”是什麼意思,他都不在乎,一路上,他只關注各種各樣的目光,士兵們和宮裡的人不太一樣,眼神清楚地暴露了心中的想法,有疑惑與好奇,也有敬畏與興奮。
在這群南軍將士當中,或許還有劉介這樣的忠臣,只是沒機會表現出來。懷著這樣的希望,韓孺子的每一步都很穩定,拒絕了太監的扶助。
一行人很快到達太后居住的泰安宮,這裡聚集計程車兵更多,裡三層外三層,將整座宮圍得水洩不通,韓孺子覺得自己是從人群中擠進去的。
庭院裡排列著士兵方陣,正房門口的廊廡之下,站立著一名將軍,全身裹甲,外面罩著一件繡花錦袍,一看到皇帝出現就在衛士的幫助下笨拙地跪拜,“臣救駕來遲,伏乞陛下恕罪。”
韓孺子知道輪不到自己說話,果然,跟在他身邊寸步不離的楊奉大聲說:“將軍平身,將軍甲冑在身,可以軍禮行事。”
將軍謝恩,又在衛士的幫助下起身。
韓孺子從他身邊經過的時候,認出這是太后的哥哥、南軍大司馬上官虛,東海王猜的沒錯,這的確是從南大營調來的軍隊。
屋子裡的人也不少,但是沒有士兵,正中的椅榻上坐著上官皇太妃,韓孺子也被送到椅榻上坐著,與皇太妃中間隔著一張小小的几案。左吉帶領六名太監守在東暖閣門前,太后還是不肯露面。景耀與十餘名管事太監分散各處,中掌璽劉介也在其中,個個面色凝重。
除此之外,還有兩名太監和兩名宮女守在角落裡,極不惹人注意,韓孺子看到了他們,覺得他們很可能是孟娥的同類人,共同特點是很少看人,總是盯著某個一無所有的地方,貌似恭謹,其實是在提防意外。
孟娥不知在哪裡。
東海王站在皇帝身邊,臉色蒼白,一句話也不敢說。
楊奉守在皇帝側前方,也不說話,事實上,屋子裡的人雖然很多,卻異常地安靜,門外的上官虛好歹向皇帝跪拜,這些人卻連表面上的客套都省卻了,皇帝安靜地進來、安靜地坐下,誰也沒有多看他一眼。
屋外天邊漸亮,屋內蠟燭燃盡,安靜的氣氛終於被打破,南軍大司馬上官虛走進來,做勢欲向皇帝和皇太妃跪拜,景耀和另一名太監急忙將他扶住。
皇太妃對自己的哥哥說:“上官將軍不必多禮。”
上官虛站定,抱拳道:“宰相殷無害、太傅崔宏、兵馬大都督韓星、右巡御史申明志等奉詔進宮,已經到了。”
東海王難以抑制激動的心情,興奮地叫了一聲,只要舅舅崔宏在,他就什麼都不怕。
皇太妃點頭,景耀走到門口,高聲宣大臣進宮。
宰相殷無害第一個進來,腳步踉蹌,滿頭大汗,一進屋就跪下,向椅榻和東暖閣的方向連磕幾頭,顫聲道:“臣罪該萬死,臣罪該萬死!”
另外幾名大臣跟在後面,也都跪下請罪。
皇太妃一改平時的溫和,神情冷峻,一聲不吱,太監們也沒有請大臣平身,宰相等四人只能長跪不起,連頭都不敢抬。
相隔不到一天,上官虛已不是那個面對意外瑟瑟發抖的新貴,而是掌握兵權、第一個進
《孺子帝有聲小說》 第十三章 宮中計程車兵(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