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外祖父的打算 (第1/1頁)
宣七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之後兩人形如陌路,他也曾為此痛苦過,可無可奈何,之後母親去世,他也再無暇顧及這些。 千瀾就像他狼狽、自卑且擰巴的幼時的一個藉慰,溫暖的像一束光,猝不及防的撞進了他的心裡。 興許是因為自己年幼失怙,府中人又不親近的緣故,讓他那時將千瀾當做唯一的救贖。 是的,是救贖。 無父無母的他在沈府中會寸步難行,哪怕後來他中了舉,哪怕之後得賜進士出身,入六部觀政,沒有家族庇佑的他但凡錯一步,那便會滿盤皆輸。 倘若沒有千瀾,他興許會恨,恨那個逼死他親生母親的祖母,恨許多人,然後變得孤僻,冷血。 一個人一旦受過的困苦多了,也就不會再相信這世間的好。 這樣的一個人既可悲又可憐,萬幸他不是。 他久不做聲,近墨也能猜出一點苗頭來,不敢再多嘴,駕車往碎玉坊去。 …… 千瀾這裡卻與外祖父相談甚歡,廖望賦先是問了她與衙門同僚相處如何?可有過節? 除卻和阿成那裡,其他同僚倒無甚麼矛盾,她將阿成那事情說了。 廖望賦道:“若叫人服你,無外乎兩種,其一,讓他們看見你的能力,認可你才能佩服你。其二,讓你擁有他們不得不服從的資本,比如地位,錢財,權勢等等。” “瀾姐兒雖是其二,但外祖父以為這世上總有些人,無論你才能如何出眾,他都只會對你嫉妒而不是欽佩,那麼就只能憑藉別的讓他們緘口。” “有時候該報家門就得報,一來是待人以真誠,二者也可省去不少麻煩。” 千瀾應答,表示很贊同這話。 他又問了千瀾對於最近這命案的看法,問廖瑜的制藝如何,念娘近來醫書讀了哪些,都是對小輩的關懷。 除了念娘表現的有幾分吞吐,其餘二人都流利的說了。 也再讓千瀾驚訝了一回,廖瑜說話頭頭是道,有理有據,對時事甚至政治都很有看法。不過他才十八歲就已經中舉,在瓏匯這樣的地界兒可少有。 有這事兒做鋪墊,別的也就沒那麼大驚小怪了。 她們老廖家祖上果然人才輩出! 最後外祖父要留飯,是廖氏起身說今日要在家裡置辦小宴請千瀾的幾位同僚來吃酒,現下要回去準備,廖望賦才放人回去。 恰好趙霽也快下學了,廖氏便讓千瀾和廖瑜一同去接他。 二人欣然應下。 趙霽是在縣學裡讀書,原本是生員才可入縣學,可抵不過他身份擺在那裡,知縣大人同教諭這麼一合計,就讓他揹著小書箱進去做了個旁聽生。 縣學是在東北面,一處臨水靠山的屋子裡,從得真堂往北走七八里路就能到。 千瀾與廖瑜有說有笑的信步走在路上。 念娘說的春闈是在來年二月初九至十五,而近期正是每三年一次的秋闈之日,也就是說廖瑜在十五歲時就已經中了舉人。 古時常常有許多人花甲之年也僅是一屆童生而已,廖瑜這樣,已可用天才來形容了。 說到這裡千瀾又想起沈寂是十七歲中進士,比起廖瑜,他更加能得世人稱奇。 不過廖瑜要參加春闈,那必然只有年前就出發去京城,之前沈寂也問到她們一家何時回京,那麼她就不得不聯想到那裡。 自己的婚事雖說廖氏已經去了信,但沈府還未有回應,不知是還在斟酌或是壓根就不放在心上。無論是哪樣這件事情都必須辦妥帖。 況且府中庶務與中饋都是趙原夫婦掌管,難說不會出岔子,莫非廖氏正盤算著要搬回京城了? 思及此,她不免要多問一句,“聽念娘說,表哥明年是準備下場?” 廖瑜沒料到她已經知道了,不由頓了頓,展顏笑道:“念娘那丫頭果然藏不住事兒。是要準備下場一試,不過這幾年多在醫術上下功夫,倒荒廢了讀書,心裡十分忐忑。” “表哥天人之姿,必定會金榜提名的。”千瀾笑著寬慰他一句。 考試總有考的好的,更有不好的,主要還是靠心態。 廖瑜向她拱手,“那就要承表妹吉言了。” “倒也不瞞你,祖父的打算是讓我明年下場,若能高中,即便不入翰林在六部當個清閒的主事也好,祖上在京城的老宅子空了許多年,合該回去看看了。” “倘若不中,之後就有許多麻煩事,所以我才有些擔憂自己的能力。” 言下之意千瀾聽出來了。怪不得如此突然的讓廖瑜去科舉,原來外祖父心裡頭想著是舉家遷到京城去過日子。 可這究竟是為何? 她以為應當和他們家有關。 要是有個孃家在京城,那趙府長房與二房也不敢那麼輕看廖氏。 而廖家又恰好能往官戶發展,於誰都是極好的,所以廖瑜肩膀上擔負的可不僅僅是他自己的前程。 想到這裡,千瀾眼眶就要酸一酸,廖瑜也不過十八歲,放在現代多數都才高中畢業,可他卻要擔起如此重任了。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疏妝坊》 第48章 外祖父的打算(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