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一百八十一章 右將軍 (第1/2頁)

漢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成功接收了周瑜的大軍之後,劉琦便命徐庶統領揚州之地,率五萬大軍駐守合肥,麾下眾文武有太史慈、侯成、宋憲、魏續、魯肅、劉曄、繁欽、華歆、王粲、朱治、朱桓、程普、張紘、顧雍、張昭、秦松、陳端、魏騰、吾粲、卜靜、孫高、傅嬰等將。

之後又表奏陸遜為伏波將軍,命陸遜率領三萬大軍,暫駐吳郡的秣陵,製造大船,探訪夷洲和倭奴等地,尋機並其地,為大漢開疆拓土。

為此劉琦又專門決定為陸遜設立一個夷州刺史的名號,以州刺史的待遇對待陸遜,令其統帥在海外開拓的一切領土,在征服夷洲之前,陸遜還兼任吳郡太守之職。

本來陸遜只是遵命而行,並不知道在大漢之外還有多麼廣闊的領域,可是到了後來,隨著領土的不斷擴大,陸遜才知道自己究竟獲得了怎樣廣闊的土地?而那時候,幾乎是大漢所有的州刺史們都羨慕陸遜這個大漢最大的封疆大吏。

因為劉琦知道,陸遜的職責十分重大,所以這次專門配備了陳武、杜襲、董襲、蔣欽、韓當、凌操、賀齊等精通水戰的將領,與此同時,劉琦鄭重的叮囑陸遜,海上風浪之大不比江上,要他們一定要善於觀察星象,判斷天氣,懂得及時躲避風暴等事情,為了能夠讓陸遜掌握星象,劉琦又把父親傳給自己的《荊州星佔》和黃月英制造的指南針傳給了陸遜。

好在如今只是製造海船,嘗試出海,積累經驗的階段,大軍不會走太遠,一切事情都可以慢慢來,劉琦又知道陸遜是一個穩重謹慎的人,倒也不必太過擔心。

而至於統率陸遜的這一支大軍,劉琦給起了一個專門的名字:“海軍”,對於海軍的糧草供應和軍餉、軍器、物資的供應,則由鎮南將軍府專門供應,海軍統率陸遜也直接對劉琦自己負責。

與此同時,劉琦又任命黃祖統率其餘的兩萬水軍,龐統擔任軍師,駐守荊州的巫縣、秭歸一帶,由兼任巫縣長的甘寧作為副將,處理日常事務,實際上由於黃祖年邁根本不願在巫縣與江夏之間來回奔跑,這支水軍由甘寧全權負責,黃祖只不過是掛個虛名而已。

而對這一點,黃祖也絲毫沒有不滿,畢竟他也知道自己年老,能力也不足,如果強行統率這支大軍的話,只能會給這支軍隊帶來拖累,更何況劉琦是他未來的女婿,如今他雖然只是江夏太守,卻享受著荊、揚、交三州眾將官的尊崇,而為了對他進行彌補,劉琦又把他的兒子黃射任命為襄陽縣令,這可是鎮南將軍府所在地、荊州的郡治,整個荊、揚、交三州地區的核心,這樣的職位雖然只是一個縣令,可是權位絲毫不比一任太守差多少,甚至比劉琦正牌的大舅子蒯正,權勢都要強上不少。

所以,黃祖在不久之後就直接辭去了水統帥之職,堅決要求把此職位讓給甘寧。

劉琦見黃祖出於真心,便改拜黃祖為建德將軍,任命甘寧為橫江將軍、加封水軍大都督,甘寧麾下軍師龐統拜為右軍師將軍、參軍、長史,又拜麾下眾將宋謙為偏將軍,蘇飛、鄧龍、陳就等將為裨將軍,還有江東孫氏的兩個族人孫賁和孫皎,這兩人本來作為孫氏族人,不願出仕,但是劉琦卻親自請他們出山輔佐甘寧,並拜孫賁為昭義將軍、孫皎為昭信將軍,這兩人見劉琦真誠,只好答應出仕。

與陸遜統帥的海軍相似,甘寧的水軍也是直接向劉琦負責,一切糧草軍器直接由鎮南將軍府直接負責,它的作用主要是用於在內河作戰為主,如今由於荊揚兩州統一,江水兩岸除了廣陵之外全都歸屬劉琦的治下,所以它的作用主要是與陸上的秭歸長、蕩寇將軍文聘互為犄角,防備和攻略劉璋的益州。

如今荊州的趙韙已經奉命南下進攻牂牁,趙韙原本駐守的朐忍由信任巴郡太守嚴顏負責鎮守,雙方之間局勢緊張,一觸即發,不過雙方守將還算理智,沒有直接爆發衝突。

這主要是因為嚴顏得到劉璋的命令是,只准防守,不準進攻,而文聘則是因為巴郡易守難攻,嚴顏又是川中名將,不好對付,最關鍵的是,主公劉琦也沒有明確要與益州宣戰,所以雙方就保持了這麼一個態勢。

而如今甘寧的加入,必定會給巴郡帶來新的威脅,令雙方的相對平衡的局勢被打破。

揚烈將軍于禁則依然統率牛渚的萬餘大軍,以丹陽太守的身份改屯丹陽的丹徒,暫時在那裡屯田,隨時待命進攻徐州。

除此之外,劉琦大軍還有鎮守整個交州的安南將軍裴潛所部三萬餘人,者三萬餘人不僅維護了整個交州的安定和平,還對劉璋的益州南部造成了威脅,所以劉璋才會同意趙韙的提議,率軍征討裴潛大軍所

《三國之荊州小將》 第一百八十一章 右將軍(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