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交州之爭 (第1/2頁)
漢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半個月後,劉琦寫給劉表的書信就被放到了劉表的案頭上,看到交州的張津竟然被劉琦麾下的大將給算計死,劉表不由得舒展開了自己的眉頭。
“哈哈,如今荊州三郡皆已平定,僅餘一孤立無援之長沙,更兼張津已死,張羨賊更無依靠,荊南四郡之平定已是指日可待。琦兒來報,欲表裴潛為交州刺史以代張津,潘浚為零陵太守、蔣琬為南海太守、王粲為蒼梧太守、司馬芝為桂陽太守、廖立為典農校尉,諸公以為如何?”
劉表把眾文武召集到了襄陽,甚至因為涉及到發兵長沙的問題,把文聘、王威、黃祖等大將也都召集到了一起,他今天的心情特別輕鬆,笑著看了一眼眾文武,徵求大家的意見。
但是這裡面卻幾乎沒有誰在發表意見,因為大家都要花一段時間來消化劉表手中那份令人興奮的戰報和任命申請書。
而更多的是,大家都在顧忌襄陽兩大家族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
劉表見大家竟然罕見地沒有發表意見,不由得一怔,隨後笑道:“大家根本不用顧忌,暢所欲言便是。”
蔡瑁聞言卻是嫉妒的幾乎發瘋,他從來沒想到劉琦這個廢物竟然在短短半年時間內接連收復三郡,甚至連自己費盡心思用重金請來進行破壞的五溪蠻族都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一張臉早已氣得抽動不已,可是還要偽裝著笑意。這也虧了他是一個老奸巨猾之輩,竟然能夠把自己的心情掩飾的如此成功。
“不管如何,我也不能讓別人掌控交州這樣的地方,這可是以後我制約劉琦這個廢物的最大依仗。”蔡瑁想了想,便對劉表行了個禮,然後說道:“主公,末將以為琦兒所作安排不妥。想那裴潛年紀輕輕,如何能做得一州之牧,掌管交州千里土地乎?即便是主公與大家盡皆信賴彼裴潛,交州百姓又如何能信服一介無名之輩?更何況,如此之人如何能得到朝廷信任?屆時恐怕即便主公把這裴潛推薦給朝廷,朝廷也未必能夠同意,如若再委派外人,我們豈不空歡喜一場?”
蔡瑁話音剛落,卻聽得蒯越上前說道:“主公,德珪所言雖然有理,其實不當,裴潛雖則年輕,卻也頗有才幹,昔日此人避居襄陽,便是主公也待如上賓,其平定武陵蠻一役,可謂是名震荊南,其功絲毫不下當年伏波將軍平蠻之役。臣下裴潛治武陵期間,蠻賊盡皆小心收斂,絲毫不敢違法犯禁,而他卻偏偏又深得武陵漢人之心,如此才幹完全有資格擔任交州刺史。更何況朝廷如今正被曹操所掌控,曹操何許人,漢賊也。他勢必不願交州為主公所掌,如若主公舉薦名聲顯赫之人坐鎮交州,反被拒絕,而裴潛因名聲不顯,卻恰有希望。”
“唔,異度所言甚是有理。”劉表聞言點了點頭,贊同地說道。
“這個老頭子,越來越信任蒯越這老狐狸了。”蔡瑁心中暗恨,但還是不動聲色的說道:“主公切莫為異度所惑,裴潛乃河東人,現今其父母宗族盡在河東,如若曹公以此相協,恐怕交州之地不復為主公所有。臣下保舉零陵人賴恭,乃賴叔潁國君第七十三代孫,為人才器不凡,忠勇剛直,本人又出自我荊州,必不敢心懷二志,又能為主公鎮交州。”
劉表聞言點了點頭,同樣稱讚道:“德珪之言甚是有理,異度,吾亦素知賴恭之才,不如保舉此人為交州刺史吧,賴恭遠祖叔潁國君為周文王第十三子,武王之弟,其血統高貴純正,吾保舉其為交州刺史,即便是朝廷也都無法拒絕。”
蒯越自然知道賴恭是蔡瑁的人,一旦由他出任交州刺史,必然會忠於蔡瑁,這樣一來定會對劉琦造成鉗制,更能與南郡南北呼應,隨時都會威脅荊南,所以立刻上前說道:“主公,其實德珪之言並不足恤,裴潛雖是河東人,卻性情貞良賢德,為人忠義,怎肯為家鄉宗族而盼歸曹操?張羨賊乃南陽人,還不照樣割據自立?若照德珪如此說來,主公乃山陽國高平縣人,難道便會為宗族而奔曹公?”
劉表當即脫口說道:“曹操威凌天子,強行遷都,攜天子以令不臣,名為漢相,實為漢賊,我劉表乃堂堂漢室之胄,魯恭王后人,怎肯屈身事賊?”
蔡瑁卻正色道:“主公是何等人也?小小裴潛怎能與之相比?初平元年,主公單馬入宜城,彈指間坐擁荊州八郡,這等氣度、這等英雄豈是一介無名之輩能相提並論的?異度此言可謂失當。”
蒯越呵呵笑道:“德珪此言實乃以勢壓人,吾並未言裴潛能及得上主公,只是向大家證明,曹公雖為大漢丞相,為人卻也算方正,斷不會做出以宗族家人迫人歸降之類違背道義之事,德珪與曹公素有交情,這一點恐怕無須吾再詳說吧
《三國之荊州小將》 第五十章 交州之爭(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