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部分 (第1/4頁)
白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派出探馬前去玉璧關告知訊息,鎮關的是張慕,戶部一力議和,壓著前線所需物資與糧餉,三個月未發。”
“當時玉璧關的儲備完全不足以支援長途行軍。方青餘的本隊則在先前交戰時一路深入,被誘成了孤軍,張慕得信火速回報,要求朝廷馬上增援。孫巖才知軍情瞬變,忙著手調動糧草,但一切都已經太晚了。”
就在此刻,房門又被狂風吹開,狠狠摜出一聲巨響。
許凌雲忽道:“扶峰先生還未起來?”
李效道:“不知不覺已是午時了,你去看看,別窗門被吹開潑了雨。”
許凌雲起身朝西廂去,李效獨自翻開書。
“長樂三年七月,東疆參知方青餘於長冬林與匈奴聯軍交戰,戰至兵士三十餘,寧死不降,亂箭中英勇犧牲。”
硃筆批註:一死了卻平生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又一聲炸雷於天頂破開,李效抬起頭。
許凌雲溼淋淋地站在廊前,顫聲道:
“陛下,扶峰先生去了。”
68、 生辰紙
一場雷鳴暴雨過去,滿院落花。
許凌雲與李效在榻前磕了三個頭,御林軍將早就備好的柳木棺板抬到院中,鞏繁壬領江州府上下官員入府,執弟子禮九拜。
扶峰入棺。
靈棚扯開,長街十里,扶峰無子嗣,然而披麻戴孝的男人卻擠滿了靈棚。江州四縣學堂內,教書匠竟有七成慟哭流涕,長跪不起。
鞏繁壬停了政務,親自前來處理扶峰的喪事,許凌雲站在弟子隊的最末,安靜不發一語。
御林軍將院牆拆了,靈棚搭到街上,弔唁的人來來去去,外頭哭的,喊的,喧鬧不絕。
李效走進西廂,站在扶峰生前所住的房內,光線陰暗,環境潮溼。
扶峰的遺物被整理出一個小小的包袱,放在案前,李效雙膝跪下,解開包袱的角,看了一眼。
裡頭俱是些零零碎碎的小玩物,刀削的木人木馬,最底下,墊著一個嬰孩的小肚兜。
李效不禁蹙眉,肚兜下還有兩張褪色的,放了二十四年的生辰紙:
隆慶三十八年,臘月初九,辰時三刻,李效。
隆慶三十八年,臘月初九,辰時二刻,許凌雲。
這是李效與許凌雲的兩張生辰紙,一旁還各按了道指印。
怎麼會在扶峰這裡?李效折起生辰紙,揣進懷中,繫上包袱,望向一旁案上的其餘物事。
一個錦盒,一把帶鞘的長劍。
李效對著昏暗日光端詳錦盒上的封條,年代久遠,三個字筆跡模糊,依稀可辨那觸目驚心的硃紅印章,篆書“方青餘”三字。
李效深深吸了口氣,將錦盒開啟,裡面是一個羊脂玉瓶,封口的布塞已黃朽,拔出後倒出兩枚暗紅色的藥丸。
李效幾乎聽得見胸膛內怦怦的心跳,注視掌中的兩枚藥丸,片刻後把藥丸逐一放回瓶內,又取來一旁的帶鞘長劍。
拔劍。
金鐵交撞之聲長遠悠揚猶若龍吟,止聲之際,神兵出鞘。
劍鋒勝雪,歷兩百年依然,如一泓冷冽秋水,盪漾著銀白色的弧光,劍身映出李效深邃而迷茫的雙目。
李效兩指順著劍脊平抹而過,摸到兩枚微微凹陷的太古金文,就著日光翻轉時,一抹反光劃過房梁,落在院外許凌雲眉間。
劍脊銘刻二字——“雲舒”。
“雲舒劍。”許凌雲說。
李效收劍歸鞘,諍然一聲,驚心動魄。
“雲舒劍為何在這裡。”李效道:“扶峰先生與兩百年前的方青餘有何關聯?孤記得,扶峰先生是東夷人,並非方青餘的後代。”
“況且方家一脈自叛亂伏誅後,便已被滅了滿門,自當也不會留有後代。”
許凌雲道:“臣不知,或許這把劍自方青餘死後,流落世間,恰巧被扶峰先生尋得而已。”
李效沉默點頭,轉身瞥向案上,二人視線交匯,俱落在那個盒上。
“醉生夢死。”李效道。
許凌雲淡淡道:“醉生夢死。”
李效說:“醉生夢死為何會在此處?”
許凌雲看著李效雙眼,過了很久很久,最終搖了搖頭,開口道:“陛下,守頭七了。”
一夜君臣無話,臨近破曉時,小雨又淅淅瀝瀝地下了起來。
翌日清晨,江州全境縞素,東西兩道長街歇業,所有店鋪門前掛起靈紗
《鷹奴小說主角》 第69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