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77部分 (第1/4頁)

希望之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4人組成,對蘇聯進行了為期近3個月的考察,特別重點考察了伏龍芝軍事學院的前身工農紅軍軍事學院。曾經培育出一大批國共兩黨將帥之才的黃埔軍校,在建校中借鑑了蘇俄軍事學院許多有益的經驗。

伏龍芝軍事學院,是原蘇聯最早建立的培養諸兵種合成軍隊團以上指揮官的高等軍事學府,同時也是諸兵種合同戰術和集團軍戰役問題的理論研究中心。該學院創辦於1918年12月8日,最早稱工農紅軍總參謀部軍事學院(簡稱“總參學院”),院址在首都莫斯科。學院初建時,蘇俄革命成功後立即面臨著白俄反動力量的反撲和外國軍事力量的干涉。由於當時的紅軍大部分指戰員都是未受過軍事訓練的革命者,十分缺乏經過嚴格專業訓練的軍官。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最高統帥部決定在莫斯科成立自己的革命軍校,培養政治合格、軍事過硬的蘇維埃軍事幹部。這樣,就成立了這所學院。

在這一時期,工農紅軍軍事學院的畢業生成為了紅軍的骨幹力量,表現十分出色,對肅清白俄反動勢力和戰勝外國干涉軍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最著名的學生有恰帕耶夫(夏伯陽)和切韋列夫。

1921年8月5日,總參學院易名為工農紅軍軍事學院,由圖哈切夫斯基元帥擔任院長。這年年底,首批101名經過3年制完整學習的學生畢業,他們大部分被任命為師、旅、團的首長和各類軍事學校教員,有的則進入國防部、總參謀部及其所屬各部局工作。為了表彰學院為培養紅軍幹部所作出的傑出貢獻,1922年年初,蘇維埃革命軍事委員會授予該學院紅旗勳章和“紅旗軍事學院”稱號。

1924年,蘇聯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陸海軍人民委員(相當於國防部長)、俄國內戰時期的著名英雄、紅軍締造者M。V。伏龍芝元帥,接任工農紅軍軍事學院院長。伏龍芝1885年出生于吉爾吉斯皮什佩克城(今吉爾吉斯斯坦伏龍芝市),1914年加入蘇共,是著名的蘇聯黨務和國務活動家、軍事家、卓越的軍隊統帥和軍事理論家。伏龍芝是蘇聯國內戰爭中最著名的紅軍統帥之一,他以蘇聯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和工農紅軍參謀長等要職兼任軍事學院院長。這樣的任命,說明蘇聯共產黨和政府對培養軍事幹部的重視,也確認了學院在這一重要事業中的巨大作用。

伏龍芝來到學院後,進一步明確了學院的培訓目標,健全了院系體制,改革了教學大綱和教學方法,發展了軍事科學研究工作。他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軍事技能,還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論水平。為適應世界軍事的發展,伏龍芝首先對學院的組織結構、訓練內容、訓練方法和訓練體制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作為傑出的軍隊統帥和軍事理論家,伏龍芝非常重視在軍事學術重要原理方面統一認識的問題。他不僅專門撰文指出統一軍事學說、統一軍事學術基本觀點的重要性,而且在統一學院的訓練方針、統一作業內容及其實施方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這為院校教學、部隊訓練乃至整個武裝力量的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25年10月31日,伏龍芝因病不幸去世,年僅40歲。在哀悼這位深受全院愛戴的院長的日子裡,全院人員請求蘇聯革命軍事委員會以伏龍芝的名字為學院命名。同年11月5日,也即慶祝十月革命勝利8週年的前兩天,蘇聯革命軍事委員會為了紀念這位功勳卓著的紅軍領導人,批准了軍事學院師生的這一請求,釋出命令,決定將這所學院改名為工農紅軍伏龍芝軍事學院,通常簡稱為“伏龍芝軍事學院”。

學院經過多年的調整磨合,後逐漸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教學、科研和軍隊建設相結合的編制體制,並被世界許多國家的軍校所借鑑模仿。該學院設院長1人,另設教學、科研和政治工作副院長各1人。20世紀中後期,該院院長一般為大將,副院長多為中將。學院下設訓練、政治、研究部及物質技術保障部,以及院務委員會、學術委員會、教學法委員會等機構。負責教學和教學保障的主要教研室,有戰役戰術教研室、馬列主義教研室、蘇共黨史和黨政工作教研室、戰爭史和軍事學術史教研室、外語教研室,以及科研陳列專修室、圖書館等。

學院師資力量從全軍選調。教官知識淵博,經驗豐富,許多教官是經過戰爭考驗、多年從事科研和教學工作的將軍和其他級別的軍官,並具有博士學位。後期的教官隊伍基本上實現了老中青三結合,如戰役戰術教研室,教官教齡在10年以上的佔37%,5年以上的佔31。5%,5年以下的佔31.5%。

該學院的培養物件,主要是團至軍級

《中國黃埔軍校還有嗎》 第77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