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頁)
指點迷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作品:漂泊的人生
作者:劉墉
內容簡介:
劉墉的代表作,是一篇討論有關人生的雜文,在人的一生中,有很多的經歷,有人會幸福一生,有人會漂泊流浪……
正文
第一章 奇想
既見紐約客的喧譁,又有異鄉人的夫落。
在這一動一靜之間,常有些特別的感悟,對生、死、愛、恨、人生,也便產生許多新的詮釋……。或可稱之“奇想”!
對於死者而言,他沒有要離去,真正離開的,反而是活著的人。
為什麼要走?
回國時,在紐約甘乃迪機場,見到一幕令我難忘的畫面。
一個大約四五歲的男孩,看到他母親走入登機門時,聲嘶力竭地哭喊,在大人們的壓制下,頓腳捶胸地哀號,直到孩子被硬拖出機場大廈,我仍然可以聽見他不斷重複:“媽媽走了!她為什麼要走?”
這使我想起不久之前見到的另一個畫面。年輕早逝的母親安詳地躺在病床上,當親友泣不成聲地領著失恃的孩子離去時,那孩子居然沒有哭,只是不解地仰頭問:“媽媽還在那裡躺著,我們為什麼要走?”
前者只是母親坐飛機離去,後者則是永別,為什麼反而是前者的孩子感到無比傷病呢?
某日,我對一個也是四、五歲大的孩子,述說這兩種情況,並徵詢那孩子的感想。
孩子毫不考慮地回答:“當然是媽媽走了,我會傷心,因為是她自己走掉了,不管我了!可是媽媽死了,還好了些,因為不是她自己走掉的,她沒有丟下我走開,只是死了!”
當您聽到這兒句話時,能不悸動嗎?但是細細想,那孩子的話何嘗有錯?
親人的死去,有時反不如他自己離棄我們的傷痛來得大。因為死的人,是不能不死,而不是他要拋棄我們。正如那個喪母的孩子所說:“媽媽還在那裡躺著,我們為什麼要走?”對於死者而言,他沒有離去,真正離開的,反而是活著的人!
現代人只靠勤苦工作是不夠的,要在人海中冒出頭,最重要的是——點子。
點子往往不能從尋常的角度去想,那樣產生的多半不是點子。
當然點子也不全是事業上的創意,對人生的新詮釋、人情的新領悟,凡因此使人有“一點即通”之感的新想法,都能算是點子。
點子
某日跟家人閒聊的時候,提到龜兔賽跑的故事,十七歲的兒子居然叫了起來:“天哪!爸爸!你居然還會相信龜兔賽跑的故事,不覺得它簡直不合理極了嗎?就算兔子睡覺時,烏龜真能跑贏,那也必定是短距離的賽跑,如果改成馬拉松,烏龜可能贏嗎?兔子不會一睡不起,只怕起來之後,精神好,跑得還更快呢!”
“照你這麼說,烏龜是永遠贏不了的了?”我問。
“不理論上當然,這好比你說人和鳥,誰能飛得快一樣,根本沒得比嘛!”兒子說:“可是人發明了飛機,就比鳥快太多了。所以烏龜也可以贏,只要它搭上交通工具,譬如坐汽車跟兔子比!”
“你要在龜兔賽跑中,加上烏龜開車?”
“有什麼不成?這是工具的時代啊!爸爸,你高中上數學課,能帶電子計算機嗎?”
“那時候還沒有,就算有,如果靠電算機,那裡是真工夫?”
“所以您的觀念就落伍了!我們今天上數學課,有誰敢不帶計算機?”兒子得意地笑:“在太空競賽的今天,你不用超級電腦,行嗎?老爸!這不是半部論語法天下的時代了!誰懂得用工具。用方法,誰就是贏家!”
討論的結果,龜兔賽跑的新寓言故事改成:兔子一開始就拼命跑,半刻都不敢休息,可是烏龜卻好整以暇地打電話。
不久之後,租車中心送來烏龜訂的車子,烏龜沒幾分鐘就趕過了兔子!
故事的教訓——光憑武勇或勤苦是不夠的!在這個時代,更重要的是——點子!
如果有一天,生者可以打電話給逝去的人……。
陰陽線上
買了一架電話答錄機,不但有答話、錄音、擴音和轉話的功能,如果手不得空,還可以事先設定自動接聽的鍵,電話響,不用拿聽筒,就自動通話。
於是入廁時來了電話,不必提著褲子跑:登高掛畫電話響,不必把畫框放下,只要對著遠處的電話,大聲一點說,就成了!
甚至出外下放心家裡,也可以事先設定這種功能,由外面打電話回家,自然聽
《漂泊的人生漂泊的個性》 第1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