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5部分 (第1/4頁)

指點迷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他又說:“教兒童畫的老師,為了討好,常會教孩子畫王子、公主、卡通人物。那些外行的家長,看到自己孩子學畫沒幾天,就能畫得這麼好,常得意得要死,到處‘秀’。豈知道這種束縛創造力的教法,反而傷害了孩子!”

同樣的道理,山叶音樂教育的方法,是好的!因為他啟發了小孩子的潛能、訓練了音感。一進入老師家,那教法就往往變質了!

哪個家長在送孩子學琴的時候,不夢想有一天——小傢伙端端正正地坐在琴前,彈一曲“少女的祈禱”,贏得滿屋賓客的掌聲?

於是,哪個鋼琴老師能不這個方向努力?填鴨、灌水?

多少孩子明明是天才,就這樣給灌死了!

我恨鋼琴!

我也差不多。小時候一見到琴,就躲。

我知道,只要一靠近——“唉!聽說劉小弟很會彈琴,來!表演一下吧!”

而當我開始彈“給愛麗絲”的時候,大人便大聲罵自己的孩子:“你看!人家彈得多好!你再不好好練,就不要吃飯!”

很小,我就發現鋼琴是可以害己又害人的。

更可恨的是,多數的大人,雖然要你表演,卻沒等你彈兩下,就自己去聊天,好象把你完全忘記了。

如果他們不尊重音樂,何必要聽?又何必要自己小孩去學?

他們的出發點就是炫耀,害許多天生不愛音樂的小孩,失去找自己所愛的機會。

所幸的我老媽並沒逼得兇,雖然買了琴,她仍然常常問我:“你還要不要學下去?如果不要,可以把琴賣掉!”

有一次老爸聽我彈得太爛,去找鐵錘,說要把琴砸爛,我哭著抱住他的腿。

“我發現小鬼是真喜歡音樂的。”老爸事後對老媽說。

我也發現自己不討厭音樂,但如果說“愛”,應該是許多、許多年以後了!

學琴十七年,最少有十二年,我不愛!

老爸的舞步

十二年間,從臺北到紐約,我換了六位老師、四架琴,參加了許多次演奏會,甚至在卡耐基音樂廳擔任壓軸,我卻不曾深愛過音樂。

直到有一天。

我在樓上彈琴,老爸在樓下教畫,學生走了之後,他十分疲倦地上樓,正好我在彈一首蕭邦的華爾滋。

突然,老爸抓住身旁的老媽,開始在琴邊跟舞,媽媽驚訝得一直咯咯地笑。

還有一次,我在學校演奏給同學聽,彈了好幾首,他們似乎都不覺得怎樣。最後,我開玩笑,彈了一下剛從收音機裡聽來的流行歌曲。

他們的臉突然亮了起來!

“再彈一次!”

我彈了好幾遍,他們開始點歌。有人點了“烏鴉的窩”(we…Are…the…world)更多同學擁來,一大群人聚在琴邊唱。

我突然好感動,發覺這冷硬的琴鍵,居然是能牽動人心的。

音樂,由死的藝術,成為了活的藝術。

我開始作即興曲,或學流行的熱門音樂,自彈自唱。

我發覺連老爸,在我彈“回憶(Memories)的時候,也會跑來跟著哼。他甚至出錢,要我去買了一份有歌詞的樂譜。

我也漸漸在古典音樂裡找到了樂趣。看到貝多芬如何在優美的旋律中,加一個裝飾音,就像熱門音樂裡,在打鼓時突然加個“人的叫聲”一樣,非常巧妙!非常playful(嬉戲、有趣)!

大家一起玩

中國人說“彈鋼琴”,洋人說“玩鋼琴(Play…piano)。

許多年來,我都不懂,為什麼說“玩”?鋼琴有什麼好玩呢?

現在,我終於瞭解,音樂是玩的,如同小孩哼歌、塗鴉。如果藝術不是玩、不帶給人快樂,就不可能發展出來。

只是人們愈玩愈高明、愈高深,使許多剛開始玩的人,竟玩不出個道理,反而阻礙了音樂的發展。

我開始玩音樂、玩鋼琴,不但自己玩,也教別的小孩玩。我要我的學生由玩而喜歡,愈真歡、愈玩、愈玩、愈精!

我把熱門音樂、流行歌曲和基本練習,合在一起教。

我發現每個孩子都愛上了音樂,每個人都表現了天才!

茱麗葉關口

我教琴,是從茱麗葉音樂學院畢業以後的事。

進茱麗葉,讓我撞得鼻青臉腫。考了兩次,都沒進,直到我開始“玩鋼琴”,居然透過了最難的考試,用兩年時間,拿到先

《漂泊的人生漂泊的個性》 第25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