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諸王 (第1/1頁)
長劍飄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此時的河北處於一片混亂之中。 袁紹聯合了張揚、南匈奴,後來又聯合了遼東的劉休。公孫瓚也不是善茬,聯合了黑山軍張燕,更聯絡了白波軍餘黨。 內部還沒完全整理清楚的袁紹,此時已經是心亂如麻,不知如何是好,只求暫且休戰,休養生息,但公孫瓚像一隻瘋狗一般,不斷撕咬他。 前幾日,還對黃江傳來書信,怒斥劉備反覆小人,背信棄義,另詢問應當如何行事。 黃江自然不會輕易發言,這本就是一種客氣,他就是一個外人,聽完抱怨還是各玩各的。 就廬江之事,二人前後通了三四次信,最終目標未達成一致,不歡而散。 袁紹想讓黃江護住他的棋子,但什麼好處沒有,這種賠本的買賣,黃江自然不會幹。 再說袁術稱帝一事,本是一件天理難容之事,但漢室名存實亡,現在選的天子劉季只是王允一人之言,王允算什麼東西,依附在董卓身邊的一條哈巴狗,天下誰人能服。 之後接二連三有人稱帝、稱王,此事就更加沒有什麼稀奇的。 對於老百姓而言,天子太遠,只要不影響他們的生活,都無所謂,想有所謂也夠不著。 至於黃江,長安的朝廷封其為長沙王,袁術更狠,直接封楚王,袁紹則是封了湘王,益州的劉焉封了平東王,各種各樣的頭銜強加上面。 黃江既不同意也不拒絕,就這樣放著吧,對於他而言,此時叫什麼都無所謂,只不過是一個稱呼而已,人才、人口、實力,才是重中之重。 此時留給他的時間並不多了。 一旦南中的秦真解決了劉焉,一旦揚州的項虞解決了廬江,那麼下一個目標自然就輪到他了。 他目前唯一能聯合的,也只能是袁紹,但袁紹對他的支援,也僅會停留在嘴巴上,就像現在黃江對袁紹的支援一樣。 因為二人中間還有個袁術,還有個曹操。 要解決袁術容易,但最終便宜的,必然只會是項虞和曹操。 一行三人回到了郡衙。 華佗親自來迎。 “主公!” 黃江點了點頭。 華佗再次看向一旁的郭嘉,不由搖了搖頭,就這樣一副身體,能再活十年已是極為幸運了。 “這位是新任潁川太守華佗,華元化。”黃江示意華佗就座,然後看向一旁的郭嘉,“這位是陽翟郭嘉,郭奉孝,乃是當世大才。” 二人相互拱手,郭嘉笑道:“久聞華神醫大名,誰能想到竟也是治國之才。” 華佗從他的言語中,彷彿看到一絲鄙夷,冷笑一聲,“郭君不常遊歷天下,怎又會知天下人。” 見二人言語有些不對付,雙方都各自看不順眼,連忙打圓場,“好馬劣馬,拉出來溜溜,自然可以分辨,何必做口舌之爭。” 隨後看向華佗,“元化之功績,有目共睹,只是潁川局勢十分複雜,汝打算如何治理。” 華佗拱手,“主公,如用荊州之策針對潁川,怕是不妥。” “如何不妥?” “荊州之民甚多,潁川之民甚少。潁川新歸,不服者甚多,此時如若採用鐵血手段,怕是人心難附。” “如果不採取荊州之法,那法度意義何在,主公根基不穩。” 黃江點了點頭,收服潁川之民,推行政令勢在必行,人擋殺人,佛擋殺佛。 “奉孝可有良策教我?” 郭嘉沉思片刻,內心十分複雜,這裡是他的家鄉,按照黃江的習性,得到的土地,就沒有再讓出去的習慣,潁川士族在黃江勢力裡,沒有任何存在感。 潁川附近有徐榮兩萬兵馬,還有趙雲麾下數萬人馬在側,想動武,那必定死無葬身之地。 “將軍,潁川雖只是一郡之地,對將軍而言,無足輕重,但各地世家,各地百姓,皆在看,看將軍如何對待潁川。” “但說無妨!”黃江點頭。 此時荊州的政策如果強行搬到潁川,勢必會引起士族激變。 “以地易地如何?”郭嘉試探問。 “如何易地?” “以潁川之地換荊州邊緣之地,以一易二。” “不妥,此計也不能讓所有人滿意。那以後呢,再得一郡,再依此法,地從何來?” 這就是一個典型的暫緩之策,荊州沒有地,可以拿交州的,拿越南的,再拿大洋對面的,那再以後呢,總不能拿月球上的地來置換吧。 等那些貧瘠的地方發展起來,如現在的廣東一般,現在擁有地的這些人,勢力是不是比以前更甚,只是這些問題,黃江可以不用考慮,那他的後人呢,以後的君主呢。 這就是一個巨大的坑,就像黑衣一樣,歷代君主沒有解決的問題,最後在劉宏身上爆發了,然後他就一生一世被釘在恥辱柱上了。 不說劉宏,他有他的問題,那劉協呢,年少聰慧,作為一個亡國之君,這難道就是他的命嗎? 古人的思維是我們現代人無法理解的,他們對土地的執著超過任何東西。 故而封侯,封妻廕子,世襲罔替是他們一生的夙願。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三國之秦宜祿小說》 第114章 諸王(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