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10章 東征北伐 (第1/2頁)

鋼鐵餘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自然是有的。”

範公公聞言尷尬一笑,表示這定國將軍乃是從二品的官職,按例每歲約有五六百石的俸祿可領。

“吾不是問這個。”

徐晉笑道:“除此之外還有沒有別的,比如軍餉糧草之類的,本將軍養這麼多兵花費可是極大的啊。”

範養民乾笑道,“似是沒有,陛下只許了將軍鎮戍廣西之權...”

“怎可如此?”

“若本將軍為國剿賊,莫不成還得自己掏銀子不成?”

聽到這話徐晉略感不滿,這崇禎摳就摳吧,沒想到竟摳門到這種程度,除了一個虛銜之外啥都沒有。

見此情形,範養民臉色一白,擔心這定國將軍的部下又發飆,只好安撫道:“若將軍為國剿賊,按慣例沿途境內的官員須提供一應糧草,想必大將軍不用破費。”

“嗯...罷了。”

“眼下廣東便有一支亂兵組成的惡賊,規模頗大,曾於我潯州犯下累累罪行,公公可知?”

“咱家還真不知道...”範養民聞言一驚,卻不知對方葫蘆裡賣的什麼藥,他也是剛到嶺南,對這邊的局勢不是特別清楚。

徐晉嚴肅的解釋道,此前有一名叫做裴宏義的廣東參將率部兵變,直接化身為匪盜,將潯州搜刮了一番後,裹挾數十萬百姓逃回廣東,如今正為患一方。

“本將軍素以慈悲為懷,不忍見這裴賊禍亂百姓,踐踏朝廷威嚴。”

“故此,吾已決定即日出兵,將這裴賊等部徹底剿滅,解救我嶺南百萬黎庶於水火之中!”

“啊?”

聽到這話,不光這範養民瞠目結舌,就連保鄉軍眾將也是面面相覷。

大夥還以為大將軍接受了朝廷的招安後會真的老實一陣子呢。

但他們確實是想多了。

對於徐晉來說,崇禎的詔安聖旨就是擦屁股的紙,好用就拿來用,不好用就丟在一旁。

老子如今也是正兒八經的大明定國將軍,為國出力剿賊簡直是合情合理,誰也挑不出毛病。

因此,他接著誠懇的表示,希望範公公能向聖上如實稟告自己的拳拳愛國之心,順便通知廣東各府官員為前來幫忙剿賊的保鄉軍提供糧草。

範養民聽完恬不知恥的話後滿頭冷汗,只得唯唯諾諾的表示自己會回稟聖上。

這定國將軍之心,路人皆知啊。

還他媽幫廣東剿賊,自己就是嶺南最大的賊!

...

除夕很快過去,轉眼便到了崇禎十一年初。

保鄉軍第三屆科舉,也在眾多嶺南儒生的翹首以盼中如期舉辦。

只不過這次的規模,比以往都要宏大許多,來參試的書生更是足足有好幾千,除了廣西本地的以外,許多人都是從廣東.雲南.貴州等地偷偷跑過來的,甚至還有幾個來自四川。

眾人歷盡千辛萬苦,方至思明府城下,卻道為何?

還不是為了當官!

與前兩次不同,此次來趕考的儒生中,有接近一半的官紳人家,甚至是直系子弟。

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廣西已經被保鄉軍徹底佔據,毗鄰的廣東.貴州.雲南幾省也是人家的囊中之物。

將來,這所謂的定國將軍多半要跟朝廷南北而治,這個時候不來參加科舉,以後再想當官可就難了。

在這點上,各地的官紳群體還是看的很清楚的,猜的也很接近真相。

因此徐晉確實已在調兵遣將,準備分兵兩路去雲貴和廣東“剿賊”。

沒錯,保鄉軍確實是打著“剿賊”的旗號,廣東那邊就不用說了,雲貴二地的匪盜多如牛毛,既然已經是定國將軍了,那麼為君分憂乃是本分。

經過年前的擴軍之後,保鄉軍的兵力已達到八萬之眾,在這嶺南周圍足以笑傲群雄。

雖然其中的大部分都是新兵,還需歷經戰陣廝殺方可鑄成勁旅,但這剿賊之事難道不是最好的練兵機會嗎。

除了留守本土的兵力外,徐晉一共撥出了六萬大軍又分成兩支,一路北伐.一路東征,開往雲貴地區的北伐軍人數約在兩萬,以羅延康為將,復掛徵夷大將軍之銜,畢竟這兩省的土司極多,甚至屬於當地的土皇帝,“徵夷”二字倒也名副其實。

除此之外,北伐軍還有隨軍參謀兩人,其中一人便是那前雲南總兵鄧應,這傢伙在被捕獲之後也認清了形勢,自知明亡乃是天意,故而

《明末從土匪到皇帝筆趣閣》 第210章 東征北伐(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