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 (第1/4頁)
一半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鷲���文背ぐ自品澹ê笸兜校�O�1個師,3個旅,9個團,1500餘人。第11軍編成後,主要活動於依蘭、樺川、富錦、集賢一帶。
1936年2月到1937年7月,是東北抗日聯軍迅速發展也是東北抗日遊擊戰爭達到高潮的時期。到1937年秋,東北抗日聯軍已建成11個軍,共3萬餘人,並開闢了東南滿、吉東、北滿三大游擊區,游擊區擴充套件到70餘縣。
東北抗聯在北起小興安嶺山麓,南至長白山、鴨綠江畔,西起遼河,東到烏蘇里江的廣大地區內,縱橫馳騁,同日偽軍警作戰數千次,挫敗和打破了敵人上百次“討伐”,殲了大量日偽軍,粉碎了日軍消滅抗聯、摧毀抗日遊擊根據地的企圖,威脅著日本帝國主義在東北的殖民統治,牽制了大量侵華兵力,推動了關內人民抗日救亡運動的開展,推遲了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的程序,鼓舞了阿比西尼亞和西班牙等歐非國家人民反對德、意法西斯侵略與干涉的鬥爭。
東北抗聯消滅敵人的數字,據周保中當時概算,1931年到1937年期間,共殲敵103500人。日本陸軍省公佈的1931年到1935年期間日軍傷亡是:戰死4200人,傷、病者171300人。關東軍頭目從本莊繁到植田謙吉都曾為日軍的重大“犧牲”感到“最為遺憾”。
日軍更為苦惱的是雖然付出了“很大犧牲,但治安沒有好轉”,抗日部隊“日益發展活躍”,使日軍日夜不得安寧。據日偽統計,1932年到1937年6年中,抗日部隊共出動131423次,達21058011人次。若按年計算,1932年共出動377萬多人次,1937年則增加到1035萬多人次。'偽滿治安部編:《滿洲國警察史》,第321頁。' 再以月計算,1936年7月一個月就出動20萬人次,日軍死傷達900餘人。'1936年偽聯華社長春電訊。'
偽滿洲國軍政部最高顧問佐佐木到一無可奈何地承認:“根據我的觀察,對於能不能預計在短期內把滿洲國治安恢復到平靜時期這一問題,很遺憾,我只能回答一個否字。”'《世界歷史20·現代5》,第280頁。'
東北抗日聯軍和抗日遊擊戰爭所以能如此迅速發展,除了國內國際等客觀因素外,從主觀指導上講,最根本的一條就是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使這支部隊確立了為全民族的解放利益而戰的思想,官兵一致,軍民一致,因而大得民心,擁軍、支軍已成為廣大群眾的行動。連日本關東軍參謀部也不得不承認:民眾對抗日部隊的“認識是極為良好的”,這也是“從來在討伐上得不到效果的最大原因”。'關東軍參謀部:《關於昭和十年秋季治安肅正工作概況》,1935年12月。'
其次,執行了共產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在“不分黨派,不分信仰,不分籍貫、隊頭,不記舊宿怨,只要抗戰,大家都聯合起來”的原則下,爭取和團結一切抗日武裝力量,共同抗日,從而推動了抗日武裝和抗日遊擊戰爭的迅猛發展。
第三,各地中共組織把工作重點逐步轉向農村,組織、發動群眾,建立各種群眾抗日組織和遊擊根據地,給游擊戰爭的發展提供了群眾基礎和後方基地。
第四,在敵強我弱的條件下,不死守一地,不打硬仗,而是採取機動靈活的游擊戰戰略戰術。諸如:避敵鋒芒,擊敵弱點;聲東擊西,內外線結合;誘敵深入,尋機制敵等等,有效地打破了優勢敵人的“討伐”,儲存和發展了抗日武裝力量。
五、朝鮮、日本人民支援和參加中國東北的抗日鬥爭
日本帝國主義是中、朝、日人民的共同敵人,在中國人民反對日本法西斯侵佔中國東北的鬥爭中,得到了朝鮮人民和日本人民的同情和支援,許多朝鮮優秀兒女和日本革命者為中國人民的民族解放事業做出了貢獻,甚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一)朝鮮人民積極參加東北抗日運動,與中國人民並肩戰鬥
早在“九·一八”事變前,就有許多不堪忍受日本殘暴殖民統治的朝鮮人民,紛紛渡過鴨綠江、圖們江來到中國東北地區,有的就已在本國或中國東北邊境參加了反日鬥爭。“九·一八”事變後,為了反對共同的敵人,在中國東北境內的朝鮮人民,紛紛參加東北的抗日群眾運動和抗日遊擊隊,與中國人民並肩戰鬥,共同打擊敵人。在這些隊伍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金日成等所建立和領導的抗日遊擊隊。這支部隊在中朝兩國人民親密團結和合作下,到處打擊敵人,不斷壯大自己。
1934年至1935年間,他們井
《中國抗日戰爭史步平》 第63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