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9部分 (第1/4頁)

白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訥於言而敏於行?

如果一個人想和平地度過一生,他絕對有必要學會在小事上或大事情上進行自我剋制。人類必須容忍和剋制,脾氣必須服從於理性的判斷。?

檢點自己的言行對個人幸福是絕對必要的:因為一些話語比打人更傷人心,雖然人們不用匕首,但人們經常聽說“語言像匕首”。一則法國諺語如是說:“語言的傷害比刺刀的傷害更可怕。”那些刺人的反駁,那些溜到嘴邊的刺人的反駁,如果說出來,可能會使對方太難堪。佈雷姆夫人在其《家》一書中說:“老天爺禁止我們說那些使人傷心痛肺的話,有些話語甚至比鋒利的刀劍更傷人心;有些話語則使人一輩子都感到傷心痛肺。”?

那些會做人的人在說話方面也如同在任何其他事情方面一樣,總是注意自我剋制。那些聰明和懂得自我剋制的人總是避免心直口快、直言無忌,絕不以傷人感情為代價而逞一時口舌之快。比如,有的人在工作中看到別人幹活幹不好時,他不會在旁邊指手畫腳,說三道四,更不會把別人攆走,顯示他的能幹,而是很客氣地說:“我試試看怎麼樣?”這樣說了,即使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幹不好也不會丟面子;如果幹得好,即使別人嘴裡不說,心裡也會佩服他,尤其是他沒傷別人的面子,又替別人幹好了活兒,別人於是從心底裡認為這個人“夠意思”,做人穩重、紮實,又有真本事。?

孔子說:“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即君子做人,總是行動在人之前,語言在人之後。?

儘量不說活。不說話不僅確保安全,而且能給人留下個持重、非同凡俗的印象。當然,儘量不說話是指可以說可以不說,尤其是與自己沒有關係的事情,否則,不說話也是不可取的。?

在不得不說的情況下,儘量少說,不誇誇其談,不亂講濫說,不信口雌黃,不妄發議論,這也是確保安全的一種方法。言多必失,多言多失,少言少失,不言不失。所以,在不得不說,非說不可的時候,還是要保持“少說為佳”的態度。?

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隨隨便便說別人的短處,輕輕鬆鬆揭別人的隱私,不僅有礙別人的聲望,且足以表示你為人的卑鄙。當你聽到流言蜚語時,惟一的辦法是聽了就算,不做傳聲筒,不記掛於心,不向外傳播。?

說到做到,力戒空談,是一個人進行道德品質修養的重要內容。一個人整天裡空話連篇,不幹實事,那他將一事無成。愛因斯坦給成功確立的公式是:成功=行動 正確的方法 少講空話。?

馬克·吐溫說:“我們千萬不能說假話,因為我們不知道何時需要說假話。”假話一旦被揭穿,便會失去人們的信任,落得說話無人聽,辦事無人理,成為令人厭惡的人。?

會說話,就是在恰當的時間、恰當的地點說了恰當的話,也就是把話說對時間、說對地點、說到點子上又能把直話說圓;說得頭頭是道,妙語連珠,使人人愛聽,個個喜歡。?

會說話,是做人最基本的功夫。?

深謀遠慮確有必要?

所謂糊塗有真假之分,真糊塗的人當事情已到了無可挽回的地步時,仍然執迷不悟,而假糊塗者則不同,他們常常在事物略露表象之時已經有所察覺,但卻能夠裝做不知道,以靜待事情的發展而相機行事。?

作為一個從政人員,有時候,事情雖然還沒真正發生,但跡象其實已經顯露。如果不能從初期的跡象去掌握即將發生的事實,就會像無知的雀鳥,築巢所在的柴薪已經冒起煙火,還悠哉悠哉不知躲避防範,這是非常危險的。而有智慧的人則不然,只要見到一點跡象,就能判斷出事情未來的發展,而採取合宜的行動。?

一般來說,憂患的來臨,必有其徵兆:如果不預先設法消除,將後悔莫及。這種防患未然的做法,正是明哲保身的借鑑。?

春秋時,秦武王派甘茂攻韓國的宜陽(公元前308年),甘茂擔心會遭人誣陷毀謗,於是對武王說:?

“以前,曾參住在費的時候,魯國有個叫曾參的殺了人,人家告訴曾參的母親說:‘曾參殺人。’他的母親說:‘我兒子才不會殺人。’繼續自在地織布。不久,另一個人又告訴她說:‘曾參殺人。’他的母親依舊自在地織布。不久,又有第三個人向她說:‘曾參殺人。’他的母親立刻丟下梭,離開織機逃走了。以曾參的賢明和他母親的信任,有三個人接連的疑惑,他的母親都懷疑、害怕了。我去攻韓國,若小人進讒言則無處容身,請主公明察。”?

這就是“深謀遠慮”、“老謀深算”,是

《中庸的講解影片》 第19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