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32部分 (第1/4頁)

連過十一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我國形容美女的美貌,有一句非常非常經典的話語,叫做“沉魚落雁、閉月羞花”。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對應我國古代的四大美女。

沉魚對應西施。

春秋戰國時期,越國有一個叫西施的,是個浣紗的女子。原來不僅僅是“英雄莫問出身”啊,美女同樣可以不問出身啊!

西施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過人。美女啊美女啊!

西施在河邊浣紗時,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顯得更加美麗。美女就是美女,不管什麼樣的事情都有人欣賞。

這時,魚兒看見她的倒影,忘記了游泳,漸漸地沉到河底。莫非是好色的魚精?

從此,西施這個“沉魚”的代稱,在附近流傳開來。一個難以置信的傳說產生了。

落雁對應王昭君。

漢元帝在位期間,南北交兵,邊界不得安靜。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漢元帝為安撫北匈奴,選王昭君與單于結成姻緣,以保兩國永遠和好。有美女真好,有了矛盾以後,美女送上,皆大歡喜!

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裡,王昭君告別了故土,登程北去。肯定要看過好日子,這個可是喜事啊。

一路上,馬嘶雁鳴,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緒難平。難以避免的事情。

她在坐騎之上,撥動琴絃,奏起悲壯的離別之曲。自然而然的事情。心情不好總是要發洩一下吧?

南飛的大雁聽到這悅耳的琴聲,看到騎在馬上的這個美麗女子,忘記擺動翅膀,跌落地下。這是真的嗎?

在我國有一個成語故事叫做“驚弓之鳥”。

戰國時,魏國有一個叫更羸的射箭能手。

有一天,更羸跟魏王到郊外打獵。這是高手的光耀!

一隻大雁從遠處慢慢地飛來,邊飛邊鳴。可憐的大雁啊,你怎麼了?

更羸仔細看了看,指著大雁對魏王說:“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這隻大雁就能掉下來。”厲害吧?

“是嗎?”魏王信不過自己的耳朵,問道,“你有這樣的本事?”其實,魏王心裡面有一句話不敢說出來,就是“你不是吹牛皮吧”?

更羸說:“請讓我試一下。”這個更羸也不是毛毛躁躁的人。

更羸並沒有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聽得嘣的一聲響,那隻大雁只往上飛,拍了兩下翅膀,忽然從半空裡直掉下來。太神奇了!

“啊!”魏王看了,大吃一驚,“真有這本事!”魏王在心裡面說道:“還好還好,沒有說他吹牛皮。”

更羸笑笑說:“不是我本事大,是因為我知道,這是一隻受過箭傷的鳥。”更羸開始解釋前因後果。

魏王更加奇怪了,問:“你怎麼知道的?”不由得奇怪啊!你(也就是更羸)是人不是鳥啊。

更羸說:“它飛得慢,叫的聲音很悲慘。飛得慢,因為它受過箭傷,傷口沒有癒合,還在作痛;叫得悲慘,因為它離開同伴,孤單失群,得不到幫助。它一聽到弦響,心裡很害怕,就拼命往高處飛。它一使勁傷口又裂開了,就掉下來了。”原來如此啊!

後來用“驚弓之鳥”比喻受過驚嚇的人遇到類似的情況就惶恐不安。(《戰國策·楚策四》)

莫非王昭君沒有什麼藝術天賦,結果她的悅耳的琴聲與射手射箭的聲音差不多?剛剛好天上飛著的都是一些“受過箭傷、傷口沒有癒合、還在作痛”的大雁?

結果成就了王昭君“落雁”的美名。

歷史真相無法知道。

只是,從此,王昭君就得來“落雁”的代稱。這個典故倒有幾分可信。

閉月對應貂蟬。

三國時漢獻帝的大臣司徒王允的歌姬貂蟬在後花園拜月時,忽然輕風吹來,一塊浮雲將那皎潔的明月遮住。只是正常現象。

這時正好王允瞧見。目的是為了什麼呢?

王允為宣揚他的養女長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說,我的女兒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過,趕緊躲在雲彩後面。吹牛皮的水平實實在在的高哇高!

因此,貂蟬也就被人們稱為“閉月”了。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

羞花對應楊貴妃。

唐朝開元年間,有一美貌女兒叫楊玉環,被選進宮去。美女都是老大的!

楊玉環進宮後,思念家鄉。說不完的思鄉情。

有一天,她到花園賞花散心,看見盛開的牡丹、月季·

《牛郎織女是天仙》 第32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