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一百零八章 辯法(上) (第1/2頁)

微風起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經過一夜休息,王文卿比起昨日剛剛辯經結束之時,精神要好了許多。

面對王浮的拜訪,這位王真人開始之時,心裡是不以為意的。

辯經到了如今階段,已經不是普通人能夠插手的了,即便是陽神真人,如果道學不夠,連插話的資格也無。

王文卿看出王浮道行不弱,可身上卻沒有純陽之氣,興致自然缺缺,只是礙於同為道家弟子的臉面,所以考較了王浮一些道經上的知識。

這些照本宣科的東西自然難不住王浮,王浮以另一個世界的道經理論結合自己的理解,不但完美回答了王文卿的問題,且舉一反三,從多方面角度來解釋。

王文卿的神色也從開始的不以為意,慢慢凝重起來,與王浮加深探討。

論對本界道經的理解,王浮是不如王文卿的,但有著另外一個世界見識打底,王浮所發之言處處透出新奇,令得王文卿大開眼界,對於道學有了更深的理解。

“道友見識之廣博,貧道佩服。”

兩人這一番論道,皆沉迷了進去,不知不覺之間已經過了一個多時辰。

馬玄直聽得打瞌睡,而燕志霞則一臉迷湖的看著二人,心中略有所悟,卻又好似什麼也沒聽懂。

王浮同樣對王文卿極為佩服,拱手道:

“真人對道學的領悟之深,貧道遠遠不及,您的理論已經自成一體,開宗立派之日恐不遠矣。”

王浮此話說的心服口服,這位王真人對於道學的領悟,已經到達了一個極深的境界,已經有了自己的一套理論,且這套理論已經形成一個閉環,只是其中還有一些瑕疵,待得將這些瑕疵補全之後,便可開宗立派自成一套。

不愧是在另外一個世界創出神霄道法的神霄派祖師,果真名不虛傳。

“道友過獎,過獎了。”

王文卿連忙擺手謙虛,但臉上的笑容卻是如花開一般,對於王浮的奉承,顯然極為享受。

“道友對道的領悟,也自不弱,只是受年齡所限,鑽研的時間還不夠久,這才顯得精深不足,不過以道友的天資,融會貫通,自成一派,乃是遲早之事。”

兩人相互奉承,一時之間賓主盡歡。

王浮趁著王文卿高興,又提出了想要加入辯論的想法。

“嗯…以道友的學識,要加入辯法自然可以,不過貧道卻要為道友先提個醒,此次辯法我道門是勝不了的,貧道堅持也只是為了讓我道家輸的不那麼難看,如道友想要趁此出人頭地,恐怕……”

此次的道佛辯經,不單單只是意氣之爭,還涉及到此次水陸法會最後的祈福主持之位。

如果道家得勝,自然是拜三清,立道場。

如果是佛家得勝,那便是迎佛祖,辦法會。

這不單單只是面子問題,還涉及到今後誰家為正統。

佛門自從百餘年前,被那慈航國師擺了一道以後,便不被朝廷所喜,只能退守東南,被道家壓了一百餘年。

如今這水陸法會,正好舉辦在道家高人盡數滯留在崑崙之時,五臺山是勢在必得的。

不管是不是勝之不武,只要能在此地壓過道門一頭,那在汴梁這國都之中,佛家便能大興。

不說就此徹底壓倒道門,但至少能做到分庭抗議。

雖說大家都處在同一戰壕,但俗話說的好,親兄弟還有小齷齪呢,更別說兩家思想根本就是南轅北轍。

要不是外部壓力大,兩家根本尿不到一個壺裡。

道門如今已經壓了佛家百餘年了,此次水陸大會,還在中原的道家高人自然不如佛門眾多,但也不至於只有王文卿真人一人參加。

其餘人之所以不來。

一來的確是因為道家高人大半滯留於崑崙,力有不逮。

二來則是為了不至於鬧得太僵,自從慈航普渡之事後,佛家便一直在衰落,到了如今,其實已經到了一個臨界點。

整個淮河以北,基本上見不到幾家佛寺,即便有,也只是山間小廟獨自苦修的苦行僧。

佛家對於信徒的看重,其實比道門要高出很多。

道家講究自修,信眾只是附帶,你想信就信,不想信就拉倒。

即便有千萬信眾,對於道士的修為來說也沒什麼好處。

而佛家則不同,佛家法脈繁雜,有重自悟的,有重苦行的,但這些法門對天資和智慧要求實在太高,百餘年也出不了一位羅漢。

只有五臺山這種我渡世人,世人助我,最

《穿梭兩界txt》 第一百零八章 辯法(上)(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