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秦良玉掛帥 (第1/2頁)
鋼鐵餘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經過連日奮戰,北伐軍的兩萬將士已陸續攻克凱里安撫司.麻哈州.平越衛等數地,至此已將貴州的四成區域佔據。
而下一站便是省府貴陽。
此時的貴州巡撫湯韋譁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賊軍一路勢如破竹,所到之處或是開城獻降,或是傳繳而定,就連兵強馬壯的凱里土司盤遂都沒有堅持幾天。
據探子來報,那盤遂似與那保鄉軍談判未果,此人勃然大怒之下率軍民五萬餘人出戰,結果剛一交手就被人家殺的屁滾尿流,不得已之下之後帶著殘軍遁于山林。
原本湯韋譁是對這盤遂充滿希望的,畢竟只要有此人的上萬殘兵藏在山裡,保鄉軍就必須得分兵提防,否則糧草.輜重被襲,他們也就完蛋了。
誰曾想,這嶺南賊軍竟如此狠辣,直接縱火焚山,熊熊大火燒了整整兩天兩夜,連天空都變得通紅。
盤遂和手下的萬餘殘兵被燒的損失慘重,不得已只能硬著頭皮與上山圍剿的賊軍交戰,之後的事情就不用講了,反正據說此人被陣斬當場。
湯巡撫此前已經數次向朝廷急奏求援,卻每次都是石沉大海,可喜的是,大約八九日前,終於得到了朝廷的回覆,言稱會派石柱宣撫使來襄助,以解貴陽之圍。
聽到這話,湯韋譁可高興壞了。
無它,實在是這石柱縣馬家名聲太過顯赫,尤其是那數千白桿兵,與昔日的戚家軍一樣皆是大明南兵中的精銳。
尤其是那個秦良玉秦老夫人,當真是巾幗不讓鬚眉。
丈夫馬千乘死後,由於其子馬祥麟年幼,她便繼承了丈夫的土司官職,成了代理的石柱宣撫使,早在天啟元年便與兩位兄弟率白桿兵於瀋陽大破建奴。
天啟二年,奢崇明包圍成都無人敢來支援,又是這個秦良玉將其擊敗,解了成都之圍。
崇禎三年,清軍圍困北京,秦老夫人散盡家財充當軍餉,率兵北上勤王,七年時,與其子馬祥麟擊敗禍亂四川的張獻忠,使其退至湖廣一帶。
總而言之,這石柱縣馬家幾乎就是大明的救火隊員,哪裡有難就開往哪裡。
因此,這貴州巡撫湯韋譁聽聞此事後才長舒一口氣。
看來,貴陽之圍可解矣。
四川播州境內,蜿蜒崎嶇的山路邊,是一條寬闊的大河,一大群裝扮獨特的兵將正在急速行軍,放眼望去連綿不絕的隊形足有數千人之眾。
此些人大多手持一柄由結實長木做成的矛杆,上配帶刃的鉤,下配堅硬的鐵環,模樣十分古怪。
矛杆本身也是實而不華,外面沒有任何塗漆和裝飾,看上去十分質樸。
這種所謂的鉤鐮槍看上去怪模怪樣,實際上在這山地作戰中極為實用,若遇地形險峻乃至兵丁難以透過的地方,則可使一矛鉤齒向上掛,二矛鉤一矛尾環這樣的方式安然行進。
除此之外,亦有一些持鳥銃.弓弩或盾槍計程車卒。
總而言之,這是一支冷熱兵器混合的山地作戰軍隊。
一名氣宇軒昂的銀甲.獨眼將軍騎在神駿的白馬上,其面容輪廓猶如刀削斧砍一般.英俊異常,身姿亦頗為雄壯威武,儘管這山路十分顛簸但他卻坐的極穩,上半身隨著馬鞍的頻率起伏不定。
此人正是現石柱宣慰使.都指揮使馬祥麟,素有“小子龍”之稱。
此前於榆關巡城時,其左眼被敵箭射中,他卻淡定地拔出箭來以其射死清兵,實在是駭人聽聞。
在他身旁的則是一名同樣掛甲.騎馬雙鬢灰白的老夫人,乃母秦良玉,後者雖為女兒身卻生的極為健壯,蒼勁有力的兩隻膀子可令尋常男兒聞之變色。
“母親大人,再過四五日我部便可抵達貴洲境內。”
馬祥麟面容肅穆道:“屆時母親只需坐鎮後方即可,兒必將那嶺南賊軍擊潰。”
“我兒雖勇武絕倫,然不可大意。”
雖然這回足足帶了三千精銳白桿兵,但秦良玉心情還是有些沉重,她畢竟打了一輩子的仗了,自然知道這廣西保鄉軍不是那麼好對付的。
前不久,朝廷遣使送來聖旨,令石柱宣撫使馬夾率兵南上助貴州抗賊。
領命後,秦良玉不敢怠慢,立刻與兒子馬祥麟商議起出兵之事。
由於馬家財力有限,再加上石柱縣人丁稀少,馬家這麼多年也就練出了四千白桿兵而已。
雖然人數不多,但戰鬥力卻勝過尋常明軍不知幾何。
此些兵勇皆是招募當地的畢基卡人,屬於優質兵員,平日裡
《穿越明末當土匪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 第229章 秦良玉掛帥(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