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明軍又來了 (第1/2頁)
鋼鐵餘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保鄉軍所產套筒式軍刺,安裝簡便,其後部裝有彈簧卡扣,可支援數百次拆卸。目前鐵坊產能與銃坊製造燧發槍速度基本持平,可確保每支槍皆有刺刀裝配。
但徐晉仍覺產能太過不足,保鄉軍急需全面裝備升級。
“吾將令匠部增派人手,務必大幅提升刺刀產能!”
只要刺刀不缺,燧發槍則可先從洋人處多購以應一時之需,同時銃坊亦在加緊生產。
保鄉軍若能全面升級此二者,長槍手等古典兵種基本可淘汰,在總人數不變的情況下,火力密度與烈度皆將有質的飛躍。
當然,戰術亦需相應改變,明軍將得見真正的線列步兵。
最終,徐晉來到炮坊,此地稍顯破敗,連帶師徒不過六七十人,主要原因是缺少技藝精湛的炮匠。
這些人還是保鄉軍費盡心力從三府轄下蒐羅來的。
“炮坊月產量多少?有無棘手難題?”
大將軍發問,炮坊匠頭趕忙答道:“回大將軍,如今鐵料充足,只是人手短缺,目前每月可產三斤炮四門,每年可產六斤炮三門……”
見大將軍眉頭微皺,匠頭又笑著說,如果全力生產碗口炮這類小炮,月產二三十門不在話下。
“要這小炮何用,我保鄉軍需要的是重炮、大炮!”
徐晉冷哼一聲,心中無奈更甚。
這傳統火炮以金屬銅打造,有鑄造容易、壽命長、易養護、精度高四大優勢。
但缺點是造價高昂,華夏自古缺銅,很長時間都將其鑄成貨幣,一尊銅製火炮的成本可想而知。
況且,銅炮耐高溫高壓能力欠佳,鑄造時必須加厚炮管,以防炸膛。因此,看似粗壯的炮身,其炮眼實則僅能容納一拳,威力自然有限。
鑑於此,明早期已開始使用鐵鑄炮,因鐵造價低廉,且承壓能力更強,在相同重量下,鐵炮價格更低,威力更大,極宜大規模裝備。
保鄉軍家底薄弱,無自然力負擔銅炮。
然而,此時鐵炮的效能和壽命不及銅炮,鑄造時易出現氣泡,引發炸膛,對生產工藝和炮匠技藝要求頗高。
思明府地域狹小,炮匠技藝平庸,幾乎無鑄造重炮的經驗。因此,徐晉雖心存不滿,亦未過分苛責這些匠人。
“欲實現重炮批次生產,必先拿下廣西乃至兩廣地區……”
此前,徐晉曾疑惑,此時歐洲應仍流行銅炮,為何紅夷人賣給他的皆為鐵炮。
後經調查,他發現這些鐵炮的源頭在澳門,那裡有一座“卜加勞鑄炮廠”,由嘉靖年間的葡萄牙人卜加勞創立,規模較大。
大明所稱的紅夷重炮,幾乎皆購自此處。此炮廠原只生產銅炮,後引進大明的鐵炮技術,交由華工鑄造,品質優良,勝過明廷自產火炮。
也就是說,那狡猾的葡萄牙商人米格爾說甚麼火炮鑄造難,海運成本高都是騙人的,這傢伙從卜加勞炮廠進貨,再倒賣給保鄉軍,利潤翻番都不止。
初聞此訊息,把徐晉氣的夠嗆,他意圖繞過米格爾這個中間商直接從炮廠進貨,但卻碰了個不硬不軟的釘子。
此時的葡萄牙人有求於明廷,主要是為了澳門租住的合法化,甘願每年給大明交數萬兩銀子的稅。
甚至,在某些時候,葡萄牙人還會出動艦船幫助明軍鎮壓叛軍。
在這種情況下,卜加勞炮廠又怎敢將火炮賣給保鄉軍這種叛軍性質的地方軍閥呢。
與這點利潤相比,他們並不想冒這個被大明知道後斥責的風險。
當然了,米格爾從炮廠進貨再倒賣給誰,那就不關炮廠的事了。
思來想去,徐晉只好讓趙元基以海商的身份找機會跟那炮廠的人談談,看看能不能搞到一些...
時光荏苒,須臾之間,已至三月中旬。
保鄉軍經數時經營,現已有六個步兵都。其中四個裝備齊全,人員滿編。
炮協新增七八門三斤炮,火力更猛。且此前繳獲眾多戰馬,騎兵雖仍為一協建制,卻已人均雙馬,一騎一戰。
重甲兵無大變化,僅多一標數十人。
工協、輜協亦各自擴充若干人。
至於地方治安部隊,兩個衛戍都已建成,以司、協為單位,分駐各府各縣。
尤其毗鄰邊境之地帶,如祁松縣,駐紮整整一協,有四百餘名衛戍軍。
明軍沉寂多時,終有動靜,數萬大軍自桂林、柳州、南寧等地,向思明府方向徐徐進軍。
《穿越明末當土匪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 第135章 明軍又來了(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