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96章 狼煙起 (第1/2頁)

落爺孤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一,林丹汗只是名義上的蒙古大汗,林丹汗只控制了蒙古的一些部落,有的部落並不聽從林丹汗的號令,比如科爾沁部就這樣的。

第二,林丹汗在內政上的錯誤,他沒有把整個蒙古揉成一團,而是去征討那些不服從自己的部落,結果生生把這些部落推到了建奴那邊,那些部落反過來和建奴聯合起來攻擊林丹汗。

第三,林丹汗在外交方上的失敗,沒有和大明及時地處理好關係,也沒有得到大明實質性的軍事援助,其實這也是大明外交上的巨大失誤,這無疑給了建奴各個擊破的機會。

崇禎和林丹汗都沒有想到唇亡齒寒的道理,結果林丹汗和崇禎兩人都是身死國滅的下場,其實兩人都不是昏君,反而都在勵精圖治,但是因為本身的侷限性,無法跳出昔日的仇恨,造成了這樣一對難兄難弟,可嘆可悲。

第四,林丹汗在指揮上作戰上也有許多致命的錯誤,這點毋容置疑,**哈赤的幾個兒子真的不錯,幾乎人人都是大將之才,也不知道**哈赤這隻老烏龜是不是走了狗屎運,林丹汗真不是這幾隻小烏龜的對手。

楊廷鑑出發以後,行了半日,突然一名士兵高呼:

“大人快看,有狼煙,長城那邊三堆狼煙。”

楊廷鑑連忙把轉頭一看,果然看到遠處隱約可見的長城上三根黑色的煙柱沖天而起。

這一堆狼煙表示入寇的韃子在一百人一下,兩堆狼煙表示一百人以上,一千人以下,這三堆狼煙就表示入寇的韃子人數很多,是大規模入侵。

這相當於萬分緊急的軍情,其他烽火臺也相繼點燃了狼煙,狼煙攜帶相關的資訊,很快就會彙集到大同和宣府這樣的軍事重重,大同和宣府的巡撫就會做出相應的部署,當然,他們的應付辦法總是閉門不出,任由韃子在邊境地區劫掠。

只要城池不丟,他們就沒有什麼罪責,就連大同和宣府這樣的軍鎮都不敢出兵與韃子野戰,那些衛所就更別說。

楊廷鑑又連忙拿起望遠鏡仔細看了一下,這狼煙的確是長城外的烽火臺發出,應該不是失誤造成的。

楊廷鑑對著身邊的親兵喊道:

“地圖……”

親兵連忙開啟公文包,從包裡拿出一份標註為山西的地圖,楊廷鑑在戰馬上開啟這份山西衛星地圖,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虎峪口……這裡是上虎峪口,……怎麼還有下虎峪口……”

楊廷鑑看著手中的地圖,突然心中一陣悸動,這虎峪口可是一個打伏擊的好地方啊!

虎峪口分為上下虎峪口,其實就一條狹長的通道,通道兩邊是五十多度的陡峭懸崖,整個通道內最寬處大約兩裡,最窄出也有一里寬,整個通道長五里路。

這樣的地形在現代的確是很好打伏擊的地形,可是在古代就沒有多少用處了,因為就算把兵馬埋伏在兩邊的高山上,也無法攻擊到通道中間的敵人。

但是楊廷鑑手中可是有非常不錯的火槍火炮,在這樣的地形設伏,絕對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通令全軍,立即停止前進……全體轉向虎峪口,一定要快……來的是蒙古騎兵,咱們可是跑不過蒙古韃子的輕騎兵。

突然冒出的狼煙,沒有讓楊廷鑑立即加速逃跑,反而讓楊廷鑑生出一股熊熊燃燒的戰鬥激情。再說就算立即加速逃跑,那隻能是讓士氣全部垮掉,但楊廷鑑的四輪馬車可跑過蒙古韃子的輕騎兵,結果還把後背留給了蒙古韃子,楊廷鑑絕對不會去做這樣的蠢事。

錦衣衛新軍才剛剛才見過一點血,絕對不能因為這個突發事件給毀掉,必須要打打一個打勝仗,徹徹底底地打出錦衣衛新軍的精氣神來,錦衣衛新軍可是楊廷鑑的未來,也是楊廷鑑為拯救華夏的絕對力量。

幾名親兵立即縱馬去傳達楊廷鑑的命令,他們的背後插著一面寫著“令”字的小旗,他們一邊跑一邊大聲地喊道:

“通令全軍,立即停止前進……全體轉向虎峪口。”

剎那之間相互傳遞命令的喊聲就在整個車隊此起彼伏,拉車的戰馬也打著“噗噗”的響鼻,整個車隊開始轉向。從官道到虎峪口這一帶一馬平川,因為天氣乾燥所以整個路面基本上都可以通行四輪馬車。

“啪啪“的馬鞭聲在整個車隊連續不斷響起,“嗒嗒”的馬蹄聲也如驚濤拍洋一樣急促地響起,塵土隨著車隊前進的方向開始蔓延。

從官道去虎峪口,大約有七八里入,整個車隊的速度不慢,二十多分鐘的時間就趕到了虎峪口。

可是

《全球知名網站》 第96章 狼煙起(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