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算計開始 (第1/2頁)
落爺孤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話說楊廷鑑一路風塵僕僕,於十二月十一日到達京師,裝著黃金的馬車悄悄地離開整個車隊,繞道去通州。
五千多加入錦衣衛新軍的蒙古人,全部下馬,然後相互幫忙捆綁一下手腕,再用繩索穿成長長的一串。這些蒙古人當然是當俘虜的,楊廷鑑這次回京可不光是給朝廷送抄沒的銀子,另外還有一個要緊的事情就是獻俘闕下。
等楊廷鑑到達京師永定門五外的時候,就被驚呆了,那簡直是人山人海,整個官道兩邊彩旗飄飄,還有無數的百姓揮舞著手中的彩紙做的小旗子。
最搞笑的是道路兩邊還有無數的花車,上面站著的全是一些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美女,對於楊廷鑑這個現代人,當然認為這個當然可以有,可是花車下面掛著的牌匾讓楊廷鑑可是哭笑不得了,什麼“怡紅院”、“滿春園”、“金鳳樓”等,整個京師的妓%院都來打廣告了。
楊廷鑑放眼望去,這樣的花車還真不少,恐怕是全京城的妓%院都來了。這顯然是有朝廷出面,不然這些妓%院可不會派姑娘到這京師城外挨凍。
更讓楊廷鑑吃驚的內閣和六部尚書全部前來迎接了,但是卻沒有看見一個代表皇帝的太監到場,這到底是什麼情況,楊廷鑑也糊塗了。
不過有人前來迎接總是好的,楊廷鑑也沒有多想,其實崇禎是派遣了高起潛來迎接楊廷鑑的,可是這貨特別不把楊廷鑑當回事,在加上內閣的幾位大人,給高起潛在承天門安排一處舒適的值房,裡面早就備好了酒菜,也點燃了取暖的炭火,同時還有幾個漂亮的婢女伺候著。
這下高起潛就被內閣的幾個老狐狸給誑騙在承天門的值房裡面吃酒了,高起潛只要小酒一喝,就把崇禎讓他去迎接楊廷鑑的任務給拋之腦後了。內閣的的大佬們在穩住了高起潛後,就立即準備實施下一步的計劃。
崇禎讓自己的親信太監高起潛去城外迎接楊廷鑑,就是讓高起潛在接到楊廷鑑後,兩人一起到承天,然後楊廷鑑帶著人去獻俘闕下,而高起潛則帶著銀車從承天門右轉,繞著皇城到西華門進去。
高起潛一邊喝著小酒一邊聽著小曲,他想的是:
“這銀子都進了京城,難道還能飛了不成,某家就在這承天門等那楊廷鑑了,這該死的天氣真是一天比一天寒冷,還是屋子裡面舒坦……”
而此時的崇禎皇帝也準備蒞臨午門了,午門獻俘禮是隆重的國禮。萬曆年間曾用“抗倭援朝”戰爭中的日本俘虜,在午門前舉行了盛大的獻俘禮。
獻俘禮遠古就有。戰勝者舉行儀式,將俘虜殺後祭神祀祖,載歌載舞,進行慶祝。後來經演變,到明清兩代,在較大規模戰爭取得勝利後,於午門舉行獻俘儀式。皇帝親御午門城樓,舉行大典,接受獻俘。《國朝宮史》記載:“國家有所征討,凱旋獻俘,皇帝御午門受獻俘禮。”
有明一代,皇帝親御午門參加的獻俘禮,《明史》記載有4次,都是在萬曆年間。其中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的受倭俘,親臨現場的朱國楨在《湧幢小品·獻俘》裡做了記錄。
“倭俘”,就是在“抗倭援朝”戰爭中的日本俘虜。事情原委是這樣的:日本關白(首腦)豐臣秀吉謀佔朝鮮,入侵中國,發動侵朝戰爭。萬曆二十年(1592年),明朝應朝鮮求援發兵。
第二年朝、明軍收復平壤,逼近漢城(今首爾)。日軍退踞朝鮮南部,偽稱議和。1597年日本再集重兵,分水、陸兩路侵入朝鮮。次年朝、明軍反擊,連續奏捷。后豐臣秀吉死,日軍被迫撤出朝鮮。
明軍俘獲倭兵,在午門前獻俘。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四月二十四日,明朝萬曆皇帝御午門城樓,舉行獻俘典禮。刑部尚書奏事完畢,最後說:
“合赴市曹行刑,請旨。”
皇帝親傳:“拿去!”
午門前,空間大,人又多,城樓下的官員聽不清皇帝說什麼,怎麼辦?有一個很有意思且行之有效的辦法,就是皇帝左右的大臣二人,重複高喊:“拿去!”再左右四人高喊:“拿去!”這樣,一增為二,二增為四,四增為八,八增為十六,最後大漢將軍等三百六十人齊聲高喊:“拿去!”聲音之大,如轟雷矣。
崇禎自從接到楊廷鑑的奏章後,難得地天天笑容滿面,這斬首幾千韃子是一喜也,這林丹汗的妹妹帶著部落歸順大明此乃二喜也,抄沒八大漢奸賣國賊獲銀兩千多萬兩乃三喜也。
坤寧宮內,周皇后正在給崇禎更衣,獻俘闕下這種重要的國家典禮,崇禎內心絕對是萬分重視的:
“臣妾
《全球知名網站》 第134章 算計開始(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