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78章 光宗耀祖 (第1/2頁)

雪山一棵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曾華邁著沉重的步伐出會議室,一股冷嗖嗖的空氣撲面而來,滾燙的臉頰受到刺激,身體禁不住打了個激顫,感到舒服不少。他對跟隨身後的趙生財說:“生財,看幾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吧。”

趙生財說:“曾書記,快十點鐘了。看近的還是遠的。”

劉善說:“曾書記,看趙家漯吧,不遠不近。”

曾華明白劉善之意,說:“好,就趙家漯。去趙三、趙五、趙九三兄弟家。”

趙生財心中頗為不悅,認為劉善中背刺他,陰沉著臉,瞪了劉善一眼。但曾華髮話了,他豈敢違背,於是就到旁邊打電話聯絡去了。

張美鳳好奇地問:“曾書記,趙三、趙五、趙九,簡單又奇怪的名字。取名字的人應該沒什麼文化。”

曾華微笑說:“小張,你錯了。”

“錯了,不會吧?”張美鳳頗為不解,“農村叫張三,李四,王五和柴九的,跟狗仔、石頭、柺子沒什麼區別。”

“一般來說,是沒錯,”曾華反問道,“小張,你見過哪家三兄弟的名叫三五九的。”

張美鳳想了想,搖頭道:“還真沒有。”

張美鳳奇怪地問:“難道取名三五九有什麼深奧之意?”

劉善、周良生和三名村幹部也好奇圍攏過來,靜靜地看著曾華。

曾華微微一笑,耐心解釋道:“趙家兄弟的祖輩不僅有學問,而且有尊奉帝王之意。他希望趙三兄弟能出人頭地,光宗耀祖。”

“在古代,三的古義有二:一是很多之意;二是古人認為天為一,地為二,天地相加為三。”

“五,在中華傳統文化當中是一個大數。數分為陽數和陰數。陽數為一、三、五、七、九,陰數為二、四、六、八、十。五居陽數的中心地位。”

“九字形為龍,是陽數的極數,即單數最大的數。於是古代多用九這一數字來附會帝王,與帝王有關的事物也多與九有關。帝王之位稱‘九五’,帝王稱‘九五之尊’。”

張美鳳恍然大悟,眨著明亮的眸子,對曾華佩服得五體投地:“曾書記,你真是博學多才,通曉古今。”

劉善等人也嘖嘖稱奇,歎為觀止。

曾華擺擺手說:“我也是猜的,等趙書記來了,問問就一清二楚了。”

不久,趙生財打完電話,回到了眾人面前。

張美鳳裝著平淡地問:“趙書記,趙家兄弟的父輩有什麼名頭?”

趙生財不明就理,頗感怪異說:“張主任,好好地問他父輩幹什麼?”

張美鳳心急催促道:“趙書記,好奇而已,你就說說吧。”

趙生財說:“趙三的父親是我叔公,普通鄉紳,已經過世蠻久了。但他祖父是晚清秀才,十里八鄉很有名氣。”

張美鳳喜笑顏開,朝曾華豎起了大拇指。眾人也向曾華投去了佩服的目光。

趙生財見狀,迷茫不知,事關曾華,他又不敢追問,便面對曾華說:“曾書記,趙家三兄弟在家恭候您大駕光臨。”

曾華手一揮:“趙書記請帶路吧。其他村幹部不需陪同,遵照周叔的安排,各負其責吧。”

趙生財騎著摩托車,帶領大家朝一條有1.5米寬的山路開去。五分鐘後,到了山腳,有一條2.5米寬水泥公路。桐漯河河水清澈,波光粼粼。走了約一公里,一塊重約3噸的巨石矗立在路邊,上面鐫刻著三個大字“趙家漯”。

趙生財繼續朝前開去。曾華停下來,大聲叫住了前面的趙生財。趙生財調轉車頭回來,說道:“曾書記,趙家兄弟的房屋就在前面三公里。”

曾華說:“生財,趙家漯,不是你的家嗎?”

“你學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嗎?帶我去拜訪下嫂子吧。”

趙生財取下安全頭盔,不好意思說:“我早就沒在趙家漯住了。”

曾華說:“你住什麼地方呢?”

趙生財小聲說:“我住南新鎮圩上。”

曾華略微想想後說:“南新鎮在縣城與我鎮之間,距我鎮有十來公里。村上工作你怎麼管得過來呢?”

趙生財神態自若說:“早出晚歸嘛,如果遲了,就隨便找一戶鄉親對付一宿。”

曾華讚賞道:“生財,辛苦了。”

趙生財露出狡黠的笑容:“為民服務嘛,再辛苦也值得。”

劉善、周良生、張美鳳在一旁偷偷嗤之以鼻。

曾華指著三米寬的水泥路,不由分說:“趙家漯近在咫尺

《天理人心》 第78章 光宗耀祖(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