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53部分 (第1/4頁)

宮本寶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其實細細回想起來,當初參加那次宴會的,有各家夫人,不乏有誥命在身的,隨便哪一個出來說說情,轉圜一下,畢竟不是捉賊捉髒,她不至於百口莫辯,落得非得做人妾的地步吧?

她要是做了妾,對誰最有好處呢?

俞子皓!

妾通買賣,妾是什麼玩意?要是一頂小轎抬進了威遠侯府,怎麼有臉要母親的嫁妝?那麼,那筆財富差不多都歸了俞子皓,:!即便俞子皓表現善良大方,也只能給些金銀珠寶之類……生財的如鹽鋪,貴重的如駿馬,怎麼能給她!

不過,當年他太小了,十一二歲,未必做得了這麼大的局。而且害了她的閨譽,對他也有損害的。

第二個有嫌疑的——安慶侯!

他收養姐弟兩個,而且掌管著妹妹的嫁妝多年,對裡面的財物最清楚不過。不過,獲得那些嫁妝的最佳途徑,應該是讓表哥娶了她,明光正大的要過去。但舅母為什麼不願意呢?還有,安慶侯後來的下場,非常令人疑惑。

謀反,居然是以謀反罪名抄家,滿朝都知冤枉。那時,如果安慶侯送出去幾匹汗血寶馬,會找不到一個願意上書說話的?除非……那時他已經控制不了嫁妝裡的物事。

那麼,最大的可能應該是俞家!

俞子軒性情執拗,他後來的結局也證明他跟那筆嫁妝無關。二房沒有成器的。只有遠洋出海的四房,還有經商到西域的三房,不是俞家的直系子弟,抄家大難也影響不大。子孫雖散落各地,但畢竟活著啊!

難道說,老爺子早就預料到了,提前準備了?

可他對三房、四房的好?難道義子什麼,都是對外哄騙人的,其實三房、四房,也是正經的俞家人!

這樣就說得過去了!

老爺子曾權傾一時,得意時結交了無數權貴,說不定也得罪不少人,怎麼能不給子孫留下後招?明面上大房、二房的人出來做官,三房、四房不惹人注意,外出經商。便是抄家大禍,不見也不曾斷了俞家的根麼!

母親那筆嫁妝,曾經就在老爺子眼皮底下,他放任錢氏等人偷盜搶,呵呵,一個沒有俞家血脈的“重孫女”,自是比不得他的至親骨肉了,:!

偏偏俞家是她的本家,一日不出嫁,就是俞家的人,老爺子對嫁妝也有一定的話語權。

想通了,俞清瑤方明白她前世人生的悲劇,竟然源於她從來沒在乎、正視過的母親嫁妝!可惜她當年眼界狹隘,沒關注過後來到底是誰得了那些駿馬,不然早就知道誰才是陷害她的仇人!

應該不僅僅是林昶、孫念慈吧!

雖然舅父一直以“保護者”面孔出現,未必參與了謀害她的過程,但俞清瑤心中覺得,財帛動人心,她還是不要考驗親情吧!

今天回去後,她要想辦法把嫁妝裡的鋪子、田莊要回來,不能急,要慢慢的,讓人以為她是想要學習管家——如果舅父當真心如光風霽月,想來也不會介意。

正在默默的盤算著,忽然馬車一停。外面吵鬧起來,夾雜著“別驚著大小姐”,“哎呦我的腿!”“沒長眼睛啊”“是他自己撞過來的”……

沐薄言讓自己的小廝下去看怎麼回事,不想人群中站出來一個為人仗義的,怒指穿著奢華的侯府眾人,

“天理昭昭,竟然敢在皇城底下草菅人命?”

小廝認出此人是侯府親戚,慌了手腳,“俞家大爺,話不能亂說啊!我們侯府什麼時候草菅人命過?”

俞子軒正義凜然的指著倒在路上的漢子,“你看他,好好的走路,怎腿都斷了?不是你們仗勢欺人,故意撞得他倒地不起?”

說完,他抱拳向圍觀的京城百姓自報身份,“在下俞子軒,乃是俞帝師之重孫。奉曾祖命來京城科考,是京城數萬學子之一。在下雖無寸鐵,卻也見不得有人敢在天子腳下,肆意妄為、魚肉百姓!”(未完待續)

一一0章 設計

許是書讀多了,人都變得比較傻?

俞子軒一看到跟戲文上演的“權貴仗勢欺壓良民”,怒火騰地一下上來了——我輩讀書人學得是聖人之道,見此不伸張正義,還指望什麼?於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的站出來,嚴詞斥責了當街撞人的惡行,:!

沒想到那小廝過來,期期艾艾,叫喚了一聲“俞家大公子”,當場呆愣住了!

他只顧著看傷者的傷勢,還有向周圍民眾自我介紹了,竟忘記看“肇事者”的馬車,明顯打著安慶侯府的標誌!聯想到不久前在賽馬場看到俞清瑤姐弟,也就是說,馬

《古言剩女》 第53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