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1/4頁)
連過十一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問過很多安順的屯堡人來自哪裡,他們往往回答說,我們是京族,老祖宗是聽了朱元璋的話,從南京開拔征戰而來,南京族。
幾百年了,這話聽來有點懸,卻是很有道理的。去年秋冬,我到雲南的宣威去採訪宣威火腿的創始人浦在廷的事蹟。談起浦家的老祖宗,也正是跟隨明朝的大將軍傅友德一路打過來的,因戰功卓絕,被授予武德將軍,在設立衛、所、軍、屯、鋪、堡的同時,就地駐守和屯墾,世代定居下來。
我順便還了解了一下,明朝派往西南諸省的軍隊,駐守下來的時候,以衛所為單位組成軍屯,一衛有560人,一所則翻一倍�有1120人。除�了駐守屯堡,朱元璋的軍隊還在當地開築道路,設立驛站,方便通郵,修復古驛道,以60裡為一驛,一直修到貴州的安順。這固然是大明王朝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而為,卻也在客觀上給偏僻閉塞的雲貴兩省,帶來了江南地方較為先進的科學、文化、技術及生活方式,促進了西南雲貴高原的經濟開發和發展。直到上個世紀初的一百年前,雲貴兩省有追求有志向的青年,要走出“走不出去的雲貴高原”,很多人依靠的還是這一條古驛道。
罕見的屯堡奇觀(4)
到了浦在廷這位第十八代的後裔,趕馬幫積攢了財產、經營宣威火腿發跡之後,他遵照古訓,不遠萬里,經雲南繞道越南、香港、南通,終於來到祖籍的故鄉南京,尋找《浦氏族譜》上記載的老家山陰縣柳樹灣石門壩。費了好大力氣,終於弄明白今天的南京中華門外,就是幾百年前的石門壩。可任你怎麼查尋,在這一帶也找不到浦氏族人。最後還是經人點撥,告訴他,明朝時候,這一大片都是兵營,修族譜的老祖宗一定是誤把南征出發地的兵營,記作了故鄉。浦在廷這才只得無奈地作罷。
由此也就明白了,安順屯堡人說的“京族”,指的是南京族,因為他們的祖先從南京而來,決不是廣西的那個京族。
很多土生土長的貴州人以肯定的語氣對我說,地戲就是朱皇帝的軍隊調北征南時帶過來的。只要看看屯堡農民們表演時的衣著打扮,就不難作出判斷了。你看他們身穿土布長衫,腰間圍著繡了花的戰裙,背上則像武打京劇中常見的那樣插著靠旗,臉上蒙著黑紗,額頭上戴著各種各樣彩色面具,頭頂上插著野雞毛,在昂揚頓挫、模擬戰場廝殺的鑼鼓聲中載歌載舞,表演著劇情。
地戲演出所報出的劇目,也基本上是征戰故事。諸如我們都很熟悉的《三國演義》、《封神榜》、《說岳全傳》、《楊家將》等等,正因為明朝的軍隊是朱元璋調北征南一路打過來的,所以他們自然就會喜歡這一類和自己的經歷十分相似的征戰題材。而且歷經幾百年,年復一年,樂此不疲,一代一代地往下傳。就是到了極“左”思潮氾濫得那麼可怕的“文化大革命”中,也還不曾斷絕過。像要我在白喜場合留下看跳神的那個學生,在文革年頭,其實並沒看過幾回地戲,但他興趣之濃烈,也是大大出乎我意料的。由此,也可以看到民間文化特有的傳承渠道,在文化傳播中的巨大的作用。
地戲和軍儺
由於地戲表演主要以征戰題材為主,蜂擁而來研究地戲的專家學者們就作出判斷,認為它是從軍儺演變而來。
這個“儺”字,一度是個難讀難認的字,也是一個多義字和假借字,更是從原始社會一路帶過來的古字。
起源於原始社會的“儺”,是古代人類面對很多自然現象諸如雷電、洪水、地震等等災禍迷惑不解的產物,用於避邪驅災、感恩酬神。
這一起源和宗教的起源實有相同之處。
從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一直延續到“文化大革命”以後的兩三年間,貴州鄉間掌壇主持儺儀的法師,一律都被稱為魔公或是“老魔公”,帶有明顯的貶義。80年代以來,儺戲作為一種文化現象獲得重新評價,專家學者們把它作為學術來研究以後,老魔公的稱呼也隨之從生活中消失,而被稱為儺師。但在貴州鄉間,人們嫌這個“儺”字不好認也不好念,大多還是恢復了原來的稱呼:法師。
由最早面對困惑不解的自然現象而跳的“儺舞”、“儺儀”,逐漸演變為儺戲。儺戲又漸漸細分為民間儺、宮廷儺和軍儺多種。我也相信,貴州屯堡一帶的地戲,極有可能是從軍儺發展演化而來,隨著明朝軍隊的屯守,入鄉隨俗。在數百年間同西南山鄉的地方戲劇結合,有故事、有情節、有人物,保留了從說唱形式向戲劇過渡的民間樣式。
把它作為一種神奇古樸的文化現象研究,實事求是地說,儺儀之中,確實
《我生命中的八天》 第2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