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7部分 (第1/4頁)

連過十一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這個世界上,大概只有自言自語和寫日記不需要過多考慮資訊接受者,因為那個資訊接受者就是資訊的傳遞者,也就是我們自己。除此之外,只要我們的資訊是向別人傳遞,就一定要充分考慮資訊接受者的特點。和上司談判加薪時要考慮上司的心情,如果你正好趕在上司因公司不景氣而惱火時提要求,那你失敗的機率會很大。即便你只是想安慰一位剛剛失戀的朋友,如果不考慮他的性格特點胡亂說話,也可能會傷害到他。

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告訴我們,應該“三思而後行”。對於資訊傳播來講,我們應該做到的是“三思而後言”。說出的話如同潑出的水,是無法挽回的。

2。 資訊傳遞的目的

如果時間倒退回2001年9月11日,你會在報紙上讀到有關恐怖分子襲擊美國的新聞。相信這則新聞改變了很多人對於恐怖分子的認知,也包括你。

當你把袋裝牛奶買回家,正打算飲用時,卻聽到電視裡關於部分牛奶製品含有三聚氰胺的新聞。那麼你的行為很可能會發生改變——剛剛買來的牛奶可能不會被你端上餐桌了。

當腦白金廣告在你家的電視螢幕上閃爍時,它絕不僅僅只是讓你欣賞兩個穿著草皮裙跳舞的老人而已。商家希望的是改變你的思想和行為——認同腦白金這款產品,並走進商店購買它。

不同的資訊,傳遞目的會不同。不過有一點是相同的:它們都在透過傳遞資訊完成對資訊接受者的改變。具體地說,是改變受眾的認知思想,以及改變受眾的行為。

在眾多資訊形式中,有氧資訊無疑是目的性最強,也是最能改變資訊接受者思想和行為的資訊形式。這也是希望改變人們思想和行為的人,大多采用有氧資訊作為表達方式的原因。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四章 受眾導向原則(3)

改變一個人的思想和行為並非易事——很多人都拒絕改變自己。如果你嘗試過改變別人的話,應該明白一個道理:要想改變一個人的思想和行為,惟一的途徑就是讓他自己決定並實施改變。而要想讓資訊接受者自己決定改變,就一定要給予其足夠的動力,要讓他深刻感覺到改變會給自己帶來利益,而不改變則要付出代價。

有氧資訊正是完成這一使命的最佳工具。標準的有氧資訊都會充分考慮到資訊接受者的特點。它們會選擇資訊接受者樂於接受的資訊傳播方式,並激發資訊接受者自發地進行自我改變。所有有氧資訊的製作過程,都可以被簡化成兩個步驟:第一步是充分了解資訊接受者的特點;第二步是針對這種特點設計資訊。

將這兩個步驟綜合在一起,便形成了製作有氧資訊最重要的原則——受眾導向原則,即以資訊接受者的特點和需要為標準來設計資訊。

遵循“受眾導向”原則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因為我們人類個體中的絕大部分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換句話說,在正常情況下,我們更多考慮到的,是我們自己,而不是我們傳播資訊的物件——受眾。

美國西海岸的颶風雖然給當地人造成了巨大的、且難以彌補的損失,但你的右手食指的小小傷口恐怕要比美國颶風更能吸引你的注意力。

媒體在連篇累牘地報導伊拉克難民的艱難處境,螢幕上飢腸轆轆的難民們正渴望著國際社會的援助,但你還是忍不住一邊看著新聞,一邊對你中午吃到的糟糕午餐耿耿於懷。

中國運動員在奧運會上拿到前所未有的金牌數固然讓你高興,但是你剛剛在單位運動會拿到的第四名以及那個廉價的紀念品更有可能讓你欣喜不已。

這就是人,我們每個人都會把自己的需要放在別人需要之上,把自己的利益排在別人利益之前。這與道德無關,也談不上自私,這只是人的本能,是人類在上百萬年的進化過程中為了自保而遺傳下來的本能,也有哲學家把它稱之為人的“利己性”。

考慮到這個事實,我們自然應該明白,作為有氧資訊的受眾,他們肯定會把自己的需要放在資訊傳遞者的需要之上,他們也一定會把自己的利益排在資訊傳遞者的利益之前。當人們坐在電腦前,坐在書桌前,坐在演講會場裡的時候,他們不會問自己能夠為電腦做什麼,為書籍的作者做什麼,為會場前面的演講者做什麼,但他們一定想知道,電腦、書籍以及演講者能夠為他們做什麼。

所以,如果你想做一名有氧資訊的傳遞者,一定要把美國前總統——約翰·肯尼迪的名言做一些修改,並銘記心中:不要問你的資訊接受者能夠為你做什麼,要問你能為你的資訊

《有氧拳擊2》 第7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